[发明专利]隔膜泵膜片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6667.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卢连苗;黄旭浩;卢勃;王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连苗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3/02;C02F1/44;B29C45/00;B29C43/00;B29C65/58;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20浙江省余姚市陆***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膜片 及其 成型 工艺 | ||
1.隔膜泵膜片,包括配装在流体室支架(9)和隔膜室(12)之间的膜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膜片本体与所述的流体室支架(9)相配合的一面为能满足抗压强度的要求的硬改性PP层或硬改性PE层或硬改性PVC层或硬改性PA层;所述的膜片本体与所述的隔膜室(12)相配合的另一面为能满足密封性能要求的软改性PP层或软改性PE层或软改性PVC层或橡胶层;所述的软改性PP层或软改性PE层或软改性PVC层或橡胶层构成第一层膜片(7),所述的硬改性PP层或硬改性PE层或硬改性PVC层或硬改性PA层构成第二层膜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膜片(7)与第二层膜片(8)为紧密相吻合形成一体,并具有相吻合的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膜片(7)与第二层膜片(8)为经二次注塑制成一体,并具有相融合的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膜泵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膜片(7)外周面上制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周折边(7a)和第二周折边(7b),第一周折边(7a)和第二周折边(7b)构成有用于卡入密封件(10)的凹周槽(7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层膜片(8)外周面上制有向下延伸的一周用于卡入所述的流体室支架(9)凹槽(9a)的凸缘(8a);所述的第一层膜片(7)正面上具有的用于配装活塞(14)的三个定位柱(7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泵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层膜片(7)背面(D)上三个凸台(7d)外周制有便于所述的膜片本体随着所述的活塞(14)振动伸缩的圆锥台面。
7.隔膜泵膜片的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成型步骤和配装步骤,成型步骤为:
采用注塑成型或模压成型方式制成的能满足密封性能要求的第一层膜片(7),相对应规格,并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成的能满足抗压强度的要求的第二层膜片(8);配装步骤为:将第一膜片(7)背面(D)上的三个凸台(7d)对准并卡入第二层膜片(8)正面(E)上的三个凹沉台(8b)。
8.隔膜泵膜片的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成型步骤为:将肖氏硬度80度以上的硬改性PP原料或硬改性PVC原料在第一模具中采用注塑成型制成的能满足抗压强度的要求的第二层膜片(8),再将该第二层膜片(8)作为嵌件放入第二模具中,将肖氏硬度60度以下的软改性PP原料或软改性PVC原料在第二模具中采用注塑成型制成的能满足密封性能要求的第一层膜片(7);所述的硬改性PVC原料和软改性PVC原料是将60%~85%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10%~30%和辅料5%~10%比例进行混合改性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连苗,未经卢连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6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立式水泵联轴器
- 下一篇:套装配式凸轮轴的凸轮与轴管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