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6156.3 | 申请日: | 2009-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祚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祚献 |
| 主分类号: | B60K17/00 | 分类号: | B60K17/00;B60W10/04;B60W10/10;B60W10/18;B60W10/02;B60W4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惯性 滑行 节油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惯性滑行节油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日益紧缺,价格居高不下,使用成本很高,所以一些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千方百计想出各种节油的方法,结果大多节油都不太明显。其中有一种节油比较明显:在汽车加速达到较高速度后,变速箱挂入空档,利用汽车的惯性滑行,速度慢下来后再挂档加速,来达到节油目的,这种方法节油明显。通过本发明人多次实践证明可节油18%左右。但人为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发动机怠速运行的耗油也不少,因此,怎样才能更节油又能消除安全隐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涉及一种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该节油技术实施简便,成本低,具有普及性,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采用的自动控制方案是:一种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面板(二)(速度设定等设置)、节油自动控制系统(一)、速度传感器(三)、自动变速箱(四)、油门(五)踏板、刹车(制动)踏板(六),离合器(七)、主发动机(八)、微型发动机(九)。
在汽车起步加速前,在设置面板(二)上根据行驶路况设定最大行驶速度值→汽车起步加速→通过车速传感器传来设定值达到≥100%的信号时→自动变速箱自动换空档主发动机停止运行→微型发动机怠速运行→汽车惯性滑行→车速减缓-踩油门自动变速箱自动进入实档位→主发动机运行→踩油门加速。这样在更大幅度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的同时又解决了人为操作的安全隐患。该节油控制系统节省油耗30%左右,且实施简单、方便、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本发明的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流程图
(1)节油控制系统
(2)设置面板(速度设定等设置)
(3)速度传感器
(4)自动变速箱
(5)油门踏板
(6)刹车(制动)踏板
(7)离合器
(8)主发动机
(9)微型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汽车节油自动控制系统(1)、设置面板(2)、速度传感器(3)、自动变速箱(4)、油门踏板(5)、刹车(制动)踏板(6)、离合器(7)、主发动机(8)、微型发动机(9)。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汽车惯性滑行节油自动控制系统流程
首先在汽车设置面板(2)上根据所行驶的路况,设定最大的行驶速度值→踩油门踏板(5)加速达到设定的最大速度值≥100%时→自动变速箱(4)自动换入空档→主发动机(8)停止运行→微型发动机(9)怠速运行→汽车惯性滑行→车速减缓→踩油门踏板(5)加速→主发动机(8)开始运行→在踩油门踏板(5)的同时,自动变速箱(4)自动换入实档位开始加速→加速到设定的速度值≥100%时→自动变速箱(4)自动换入空档位→主发动机(8)停止运行→微型发动机(9)怠速运行→汽车惯性滑行……往复以上切换,燃油消耗节约30%左右,同时也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为了在刹车时更有效的制动,在设置面板(2)上可以预先设置在踩刹车踏板(6)的同时,自动变速箱(4)自动进入实档位。(踩刹车进入实档位的目的是增加汽车在制动时的摩擦力,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假如刹车系统能确保制动的话,在设置面板(2)上解除刹车自动进入实档位的设定或不设定踩刹车踏板(6)自动进入实档位。设置面板(2),设置方便,随时可以变更设定,需暂停或遇到红灯时,自动变速箱(4)可手动操作,根据暂停需要是否在实档或空档位,手动优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可以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作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力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祚献,未经金祚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玻璃池炉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二维双向阵列式角反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