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6025.5 | 申请日: | 200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沈伟;马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37/06;B32B37/10;C08L33/08;C08L23/28;C08L9/00;C08L9/02;C08L23/08;C08K5/138;C08K5/159;C08K5/103;C08K5/44;C08K5/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 兵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阻尼 梯度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是首先将功能性添加剂加入极性聚合物基体中,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与极性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为0~100:100,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一系列功能性添加剂浓度不同的有机杂化共混物,然后将功能性添加剂浓度不同的有机杂化共混物各自压成片状而得到厚度相同的一系列阻尼片材,再将所述的一系列阻尼片材有序叠加复合在一起,使各阻尼片层的功能性添加剂浓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从而得到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所述的极性聚合物的分子内至少具有下列极性基团中的一种:酰胺基、腈基、酯基、卤素;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至少选自一种化合物或低聚物,所述的化合物或低聚物中的官能团至少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羰基或氟、氯、溴、氧、硫、氮杂原子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聚合物为丙烯酸酯类弹性体、氯化聚乙烯、氯化丁基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丁腈橡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聚合物为丙烯酸酯类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或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在高于极性聚合物熔融温度10℃~20℃的温度条件下,将极性聚合物基体混炼4~6分钟得到纯基体样品;
(2)在与步骤(1)相同的混炼温度下,将纯基体样品与功能性添加剂共混5~10分钟,从而得到一系列功能性添加剂浓度不同的有机杂化共混物样品,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与极性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为0~100:100;
(3)分别将一系列功能性添加剂浓度不同的有机杂化共混物样品在高于混炼温度10℃~20℃、压力为5~15MPa的条件下模塑2~5分钟,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系列阻尼片材;
(4)将阻尼片材有序叠加,使各阻尼片层的功能性添加剂浓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然后在低于极性聚合物熔融温度10℃~20℃、压力为0.1~5MPa条件下放置5~60秒,使阻尼片层间受热粘接但又不相熔融,得到所述的聚合物阻尼梯度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0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