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花生香精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5695.5 | 申请日: | 200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晶香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 地址: | 311121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花生 香精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物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花生泊制备花生香精 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又名落花生、长生果、万寿果,是豆科蝶 形亚目(Papilonaceae)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在我国有近500年的种植 历史。花生具有很高的医疗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各种 贫血,咳嗽痰喘,肠燥便秘,乳汁缺乏等症。《本草纲目拾遗》载:花生悦脾和 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滇南本草》载:花生盐水煮食治肺痛, 炒用燥火行血,治腹内冷积肚疼。《药性考》载:本品炒熟食用清胃醒脾,滑肠 润燥。花生中含有多种抗衰老成分,尤其以单不饱和脂肪酸、白藜芦醇、β- 植物固醇、叶酸和微量元素锌居多。
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生产遍及世界各大洲,全世界种植面积 为2173.9万公顷,其中亚洲占56%以上。中国是花生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花 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至2005年,年产量已达15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是世界上花生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除少部分作为干果食用之外, 大部分是作为油料资源用于榨取食用油脂的。花生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其产量已 超过其它油料(菜籽、葵花籽和棉籽等),约占国内油料总产的40%。
花生粕是花生仁提取油后的副产物,是一种高营养的植物蛋白资源,其中 蛋白质含量高达50%~70%(干基),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含胆固醇, 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近,可消化性高。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花生蛋白资源,每年约有300万吨以上的花生粕亟待 开发利用,目前其主要作为饲料或肥料,而且价格低廉。我国有如此大量的花 生蛋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即使有一定的开发,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 生产,造成花生蛋白资源的巨大浪费。
食品香精是现代加工食品香味的重要来源,对于满足人们对食品香味美的 追求具有重要作用,可大致分为天然香料和化学合成香料两大类。化学合成香 料的原料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香味单薄、口感较差,同时合成香料逐渐被 发现其不安全性;天然香料香味纯正、浓郁以及其安全性和合成香料难以替代 的嗅感和感官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偏爱。
热反应香精(Process Flavor或Heat-Reaction Flavor)是一种由食品 原料和(或)允许在食品或反应香精中添加的原料加热制备的产物。目前,国 内外研制的热反应香精主要是肉味香精,坚果类香精几乎没有。
1951年,联合利华公司采用加热氨基酸与还原糖等前体物质的方法制备得 到牛肉香精。1960年,Morton等人从戊糖、己糖和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可得到具 有肉浓香味的物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肉类香精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研 究和应用,国际上许多香精公司如美国的IFF公司、英国的BBA公司、瑞士的 奇华顿公司、日本的Takasago公司等都大量生产肉类香精。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花生香精皆是用化学合成香料调配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花生粕为原料,通 过热反应制备花生香精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反应型花生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花生粕粉碎, 粉碎后的花生粕粉末筛选后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再经复合蛋白酶水解,过滤取 上清,得到花生粕水解液,加其它物质热反应,停止加热后,加稳定剂和调香 物,得到反应型花生香精。
所述的花生粕粉末是过200目筛选。
所述的其它物质是:氨基酸A,氨基酸B,氨基酸C,氨基酸D,硫胺素, 木糖,花生油。
所述的稳定剂是单甘酯。
所述的花生香精的调香物的组成按体积份:N-甲基吡咯40~42份、甲基吡 嗪0.8~1.2份、2-甲氧基呋喃1.2~1.8份、己醛1.2~1.8份、2,5-二甲基 吡嗪0.4~0.6份、2,6-二甲基吡嗪2~4份、2,3-二甲基吡嗪0.4~0.6份、 2,3,5-三甲基吡嗪0.8~1.2份、正己醇1.2~1.8份、乙基吡嗪0.4~0.6份、 糠醇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晶香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晶香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调味香料
- 下一篇:一种荞麦挂面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