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5007.5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纪开萍;曹旸;何明霞;王文兵;张春霞;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A01G1/00;A01G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66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褐网柄 牛肝菌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暗褐网柄牛肝菌固体菌种培养:用以下培养基培养暗褐网柄牛肝菌固体菌种,固体菌种的制备由下述原料及方法配制而成:
1)原料组成:
橡胶木锯木屑或其他杂木屑 10.0~30.0kg
谷粒或小麦 2.0~10.0kg
蔗糖 50.0~200.g
MgSO4 10.0~30.0g
KH2PO4 10.0~30.0g
2)配制方法:将谷粒或小麦称量后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10~12h,然后滤除多余水份待用;橡胶木锯木屑或杂木屑料预湿,然后加入浸泡滤水后的谷粒或小麦,将蔗糖、MgSO4、KH2PO4用适量的水溶解后喷洒入锯木屑料堆中,调料堆含水量60%,最后将各种原料均匀拌匀混合,培养基pH 4.0~6.0,即得固体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分装于聚丙烯菌种袋中,124℃灭菌60分钟,待冷却后备用;
3)接种培养:将预先培养好的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接种于步骤2)中的灭菌的袋装培养基质中,接种后将培养袋置于28~30℃的培养室中暗光培养40天~60天,菌丝体长满培养袋,即得固体菌种;
(2)接种凤凰木、菠萝蜜幼树及柚子树的根系培养子实体生长:
1)接种:凤凰木或菠萝蜜幼树树龄达一年以上,柚子树树龄达一年以上,在雨季田间、圃地的土壤潮湿时或旱季节对田间、圃地土壤浇透水后,挖开菠萝蜜、凤凰木及柚子树的根圈部土壤,露出根系的侧根;然后将预先培养好的固体菌种掰成团块状,接种在根系的侧根上,每株树接菌种量50g-500g,接种时菌种尽量与植物的根系紧密接触,接种完后在接种部位覆土恢复原状;
2)培养出菇:保持接种树的根部土壤潮湿,接种后4个月至10个月菠萝蜜、凤凰木及柚子树树根部周围土壤中即生长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并发育成熟。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凤凰木树幼苗培育及移栽方法为:
1)播种催芽:挑选无病虫害、饱满、颗粒均匀的凤凰木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于沙床中催芽,保持沙床湿润培养种子萌发;
2)幼苗培育:种子萌发、真叶展开,当苗高5cm长出第一轮侧根时将幼苗移栽入盛有营养土基质的育苗袋中,自然光照,保持育苗袋中土壤基质湿润培养幼苗生长;
3)幼苗移栽:雨季时将幼苗移栽入田间,栽苗时脱去塑料薄膜袋,尽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脱落,将苗及营养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浇足定根水,培养幼苗生长。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菠萝蜜树幼苗培育及移栽方法为:
1)幼苗培育:挑选无病虫害、饱满、颗粒均匀的菠萝蜜种子播种于袋装的营养土中,保持土湿润培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2)幼苗移栽:雨季来临时将幼苗移栽入田间,栽苗时脱去塑料薄膜袋,尽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脱落,将苗及营养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浇足定根水,培养幼苗生长。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柚子树嫁接苗培育及移栽方法为:
1)播种催芽:挑选无病虫害、饱满、颗粒均匀的柚子树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于沙床中催芽,保持沙床湿润培养种子萌发;
2)砧木苗培育:种子萌发、真叶展开,当苗高5cm长出第一轮侧根时将幼苗移栽入盛有营养土基质的育苗袋中,自然光照,保持育苗袋中土壤基质湿润培养砧木苗生长;
3)幼苗嫁接:砧木苗苗龄一年时,选取柚子品种冬试早的芽片嫁接于砧木苗上,芽点萌发后切除砧木树稍,使芽点萌发旺盛生长;
4)幼苗移栽:雨季时将幼苗移栽入田间,栽苗时脱去塑料薄膜袋,尽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脱落,将苗及营养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浇足定根水,培养幼苗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0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