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2945.X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斌;莫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10;H01Q13/16;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郭海彬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子设备 | ||
1.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至少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是金属材质;
缝隙天线,镂刻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用于信号辐射,其中,所述缝隙天线包括:
第一谐振支,所述第一谐振支具有一馈点;
第二谐振支,通过所述馈点与所述第一谐振支连接,通过与所述第一谐振支相耦合进行阻抗匹配,获得第一谐振点和第二谐振点,所述第一谐振点和所述第二谐振点用于展宽天线带宽;
通信模块,通过所述馈点与所述缝隙天线相连接,用于提供所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还包括第三谐振支,连接所述馈点,用于获得能够展宽天线带宽的第三谐振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点和所述第二谐振点为2.4~2.5GHz频段内的谐振点,所述第一谐振支和所述第二谐振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谐振点和所述第二谐振点所对应波长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在预定的范围内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谐振支具有宽度渐变段,通过所述宽度渐变段进行阻抗匹配获得所述第三谐振点,所述第三谐振点为5.15~5.85GHz频段内的谐振点,所述第三谐振支的长度为所述第三谐振点所对应波长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在预定的范围内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隙天线的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无遮挡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缝隙天线通过冲压、激光切割或铣削的方式镂刻在所述第一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谐振支第一部分、第一谐振支第二部分、第一谐振支第三部分和第一谐振支第四部分;
其中,从馈点开始向右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谐振支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谐振支第一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谐振支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谐振第二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谐振支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一谐振支第三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谐振支第四部分;
所述第二谐振支包括:顺序连接第二谐振支第一部分、第二谐振支第二部分、第二谐振支第三部分、第二谐振支第四部分、第二谐振支第五部分、第二谐振支第六部分、第二谐振支第七部分、第二谐振支第八部分、第二谐振支第九部分、第二谐振支第十部分;
其中,从馈点开始向右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一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二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三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四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四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五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五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六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六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七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七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八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八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九部分;从所述第二谐振支第九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谐振支第十部分;
所述第三谐振支包括:顺序连接第三谐振支第一部分、第三谐振支第二部分和第三谐振支第三部分;
其中,从馈点开始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谐振支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三谐振支第一部分的尾端开始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谐振支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三谐振支第二部分的尾端开始向右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谐振支第三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为两个,并且方向图同向叠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具有一天线弯折部,所述天线弯折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弯折边沿上,形成立体的三维结构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中填充有非导电物质,所述第一谐振支、所述第二谐振支和所述第三谐振支在弯折处都具有过渡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9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