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1302.3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查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善 睡眠 保健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古到今,睡眠就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生 命的1/3,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在睡眠中大脑处在一种 对外界无意识、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一天中一直处于 兴奋状态的大脑神经转入较低的兴奋点、或不兴奋状态,用来休息, 恢复精力;同时全身肌肉处在放松状态,用来恢复体力,一般需要有 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 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 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 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 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人患上了 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失眠是诱 发和加重某些疾病的重要因素。
失眠症既是单一的疾病,又是某些疾病的常见症状。失眠症是临 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国约有10%的人群出现失眠,尤其是在岗 的职业人员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 节奏的加快,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经常要熬夜加班而 作息无规律及超负荷的脑、体力劳动,扰乱了人体的“生理时钟”而 致病。因此,失眠症是影响职业人员身体健康、与职业相关的疾病。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具有改善 睡眠功能的保健食品并不是很多,比较流行的有哈药牌乡田口服液、 御春堂牌阿胶远志口服液、双鹤牌卡姆片、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修 正牌褪黑素胶囊。失眠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人 都有过失眠的经历,或受过睡眠不足而带来的影响,具有改善睡眠功 能的保健食品需求量市场潜力很大,已经批准的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 保健食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的市场 发展空间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 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保 健食品,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制成:
酸枣仁提取物:3-9份;人参提取物:1.5-4.5份;可溶性珍珠粉: 0.5-1.5份;甘草浸膏:0.9-2.7份;大枣:12-36份;小麦6-18份。
上述保健食品,优选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制成:
酸枣仁提取物:6份;人参提取物:3份;可溶性珍珠粉:1份; 甘草浸膏:1.8份;大枣:24份;小麦:12份。
上述保健食品,其还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添加一些甜味剂等辅 料,以获得较好的口感,辅料可以选自蜂蜜、蔗糖、葡萄糖、麦芽糖、 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保健食品,其中所述酸枣仁提取物为市售常见常用商品,其 优选含以酸枣仁皂苷A、B合计的总皂苷≥0.5%重量浓度的合格产 品。
上述保健食品,其中所述人参提取物为市售常见常用商品,其优 选含总皂苷≥10.0%重量浓度的合格产品。
上述保健食品,其中所述可溶性珍珠粉为市售常见常用商品,其 优选含钙≥13.0%重量浓度的合格产品。
本发明的保健食品,一种常用的、生产过程简易且易于携带服用 的形式是口服液形式,可以命名为珍珠乐静口服液。其每100mL产 品含粗多糖45mg、总皂苷(皂甙)300mg。当然,其也可以根据现 有的技术,制备成各种成品形式,如保健丸剂、片剂、颗粒剂等等。
本发明的保健食品的其中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枣和小麦洗净后用水煎煮2-3次,每次2-3小时,然 后过筛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得浓缩液,浓缩液 备用;
(2)将酸枣仁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可溶性珍珠粉过筛,甘草 浸膏粉碎后过筛,与步骤(1)的浓缩液混合,然后加热并保持沸腾 20-40分钟,同时搅拌使各种原料充分溶解,然后过筛得滤液。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在其步骤后包括制成各种不同形式产品的步 骤,如珍珠乐静口服液产品的制备还包括步骤(3):将适量辅料如蜂 蜜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滤液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然后冷藏静置, 再过滤得滤液;所得滤液灌装至容器中,经灭菌、包装后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