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及导航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987.8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航;杜宇程;杜钧;徐瑞峰;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图 变化 上报 方法 导航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及导航终 端。
背景技术
电子导航地图用户对地图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地图数据的准确度 和更新频率,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是大势所趋。
发现地图变化是实现地图快速更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在现有技术中,仅仅 靠传统的外业采集的作业模式来发现地图变化,这种外业采集方式具有如下的 缺点:
1、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很难快速发现地图变化,因此也就无法实现地图快速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及导航终端,能够快速发现 地图变化并上报,而且实现简单,无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包括:
导航终端在导航过程中通过GPS点记录行车轨迹;
导航终端通过比较记录的行车轨迹与地图数据,得到记录地图变化的差异 报告;
导航终端对差异报告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
导航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给服务器端;所述 编码后的差异报告用于在被服务器接收后解码得到所述差异报告,并根据所述 差异报告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地图变化。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所述差异报告为道路信息差异报告、 交通规则差异报告或完整行车轨迹报告。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所述差异报告为道路信息差异报告时, 所述道路信息差异报告为一个差异点序列,所述导航终端通过比较记录的行车 轨迹与地图数据,得到记录地图变化的差异报告具体包括:
导航终端对导航过程中当前获取的GPS点与电子地图中的当前导航道路 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匹配成功;
在匹配不成功的情况下,将该当前获取的GPS点作为差异点存储,并继 续下一次匹配过程,直至匹配成功,并得到由匹配不成功的差异点组成的差异 点序列。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编码后的差异报告还记录了差异子类 型,该差异子类型为新增道路或新增车道。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具体通过如下方法判断差异子类型:
将所述差异点序列与地图数据进行差分,获取差分结果;
在所述差分结果指示预定距离内有同向的道路,则判定差异子类型为新增 车道,否则判定差异子类型为新增道路。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所述差异报告为交通规则差异报告时, 所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还记录了差异子类型,该差异子类型为速度限制变化或 转向限制变化。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具体通过如下方法判断差异子类型:
导航终端比较实际行驶速度与地图数据中的限速值进行对比,如果实际行 驶速度大于限速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则判断差异子类型为速度限制变化,所 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中包括实际行驶速度及对应的道路信息;
在车辆转向时,导航终端比较实际转向与地图数据中的转向信息,如果不 同,则判断差异子类型为转向限制变化,所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中包括转向限 制变化信息及转向限制变化发生的道路信息。
上述的地图变化的上报方法,其中,所述差异报告为完整行车轨迹报告时, 所述道路信息差异报告为一个匹配点序列,所述导航终端通过比较记录的行车 轨迹与地图数据,得到记录地图变化的差异报告具体包括:
导航终端对导航过程中当前获取的GPS点与电子地图中的当前导航道路 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匹配成功;
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该当前获取的GPS点作为匹配点存储,并继续 下一次匹配过程,直至匹配不成功,并得到由匹配成功的匹配点组成的匹配点 序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航终端,包括:
轨迹记录模块,用于在导航过程中通过GPS点记录行车轨迹;
差异报告获取模块,用于比较记录的行车轨迹与地图数据,得到记录地图 变化的差异报告;
编码模块,用于对差异报告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给服务器 端;所述编码后的差异报告用于在被服务器接收后解码得到所述差异报告,并 根据所述差异报告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地图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荧光灯
- 下一篇:紧凑型全台网络系统的新闻/制作子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