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179.1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东;张传清;刘莉;陈恳;陈明启;李金泉;曹文敦;路敦民;陈雁;邵君奕;付成龙;吴丹;杨东超;付铁;刘宗政;徐家球;郑林斌;王力强;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冗余 机器人 布线 缠绕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布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冗余机器人自由度较多,多为串联式机器人臂,电缆布线需沿着机器人臂进行,手臂运动过程中电缆需采用拖链结构跟随运动,使得电缆容易缠绕和相互挤压,妨碍机器人正常使用。因此,研制与拖链配合使用的电缆布线防缠绕装置,解决多根电缆布线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与拖链配合使用的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保证电缆顺利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包括分割支架、多片去应力片和拖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去应力片与所述分割支架连接,所述分割支架与所述拖链支架连接;所述拖链支架与电缆拖链分离安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割支架为阶梯形状,用于固定所述多片去应力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片去应力片为梳状结构,用于将电缆布线固定在其上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拖链支架为框架结构,其内部用来放置所述电缆拖链,起支撑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通过分割支架,去应力片,拖链支架三部分的配合使用,可根据电缆数量和尺寸进行设计,不仅适用于机器人领域,还可在其它使用多根电缆随动机构中使用,可充分利用拖链空间,与拖链分离使用,组合安装,保证电缆相互之间不缠绕、不挤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原理图的三维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冗余机器人布线防缠绕和挤压装置原理图的二维侧视图。
其中,1:分割支架;2:多片去应力片;3:拖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片(例如,4片)去应力片2与分割支架1连接,同时分割支架1又与拖链支架3连接。
在施工时,根据所使用电缆的数量和拖链的内径尺寸,确定使用去应力片2的数量,确定过程为:首先用拖链内径尺寸除以电缆直径,对其商进行取整处理,得到去应力片每层可放置的电缆数量;然后用所需电缆总数除以去应力片每层可放置的电缆数量,对其商向上取整,即商为整数时,结果为该整数;商为小数时,商的小数部分向上进一,作为结果,得到所需去应力片的数量。同时根据电缆直径尺寸确定多片去应力片2的尺寸,即通过计算去应力片上所固定的电缆直径来确定去应力片的宽度。将去应力片2安装在分割支架1上,用线扎将电缆固定在去应力片上。去应力片2设计为梳状结构,对上面固定的电缆起支撑作用。
如图2所示,分割支架1可根据去应力片2的数量确定设计层数,去应力片2的数量即为分割支架的层数。分割支架1根据去应力片2的数量设计成阶梯形状,用来固定去应力片2。拖链支架3为框架结构,框架内部用来放置电缆拖链,起支撑作用,可根据不同的拖链尺寸设计拖链支架3,即根据所要放置的电缆拖链的直径来对拖链支架3的宽度进行调整,使其应用在不同尺寸的拖链上,并且可以与拖链分离安装,从而充分利用拖链空间,组合安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