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聚合固体钛催化组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590.3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人威;朱博超;贾军纪;任峰;赵旭涛;姜立刚;王雄;王霞;许云波;王丹丹;郝萍;张士玉;陈雪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6 | 分类号: | C08F10/06;C08F4/653;C08F4/651;C08F4/643;C08F4/645;C08F2/02;C08F1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聚合 固体 催化 组分 制备 方法 | ||
1.丙烯聚合固体钛催化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一定配比的卤化镁、醇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硅油、惰性稀释剂进行混合,形成混合分散体系;加入卤化钛或其衍生物,在助析出剂的作用下析出固体物;进一步用多元羧酸酯处理,再用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处理得到;
其中,硅油选自甲基硅油或是各种有机改性硅油,40℃时粘度为200~1500cs;惰性稀释剂选自烷烃或芳香烃;助析出剂选自有机酸酐、有机酸、醚或酮类化合物;以每摩尔卤化镁计,醇类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0.1~3,有机磷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1~3,硅油用量200~40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
1)将卤化镁溶解于醇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惰性稀释剂组成的溶剂体系中,溶解温度为30~150℃,再加入助析出剂和硅油;以每摩尔卤化镁计,醇类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0.1~3,有机磷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0.1~3,硅油的用量200~4000ml;
2)搅拌状态下,将上述溶液降温至-40~0℃,卤化钛缓慢滴加入,缓慢升温固体物逐步析出,搅拌速度为200~1500转/分钟;析出过程中,卤化钛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100;
3)析出物用多元羧酸酯处理,以每摩尔卤化镁计,多元羧酸酯的加入量为0.025~0.3摩尔;再用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于50~130℃处理,卤化钛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100,最后经干燥制得固体催化组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催化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
1)将卤化镁溶解于醇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惰性稀释剂组成的溶剂体系中,溶解温度为50~130℃,再加入助析出剂和硅油;以每摩尔卤化镁计,醇类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0.5~2,有机磷化合物与卤化镁的摩尔比0.2~1,硅油的用量600~3000ml;
2)搅拌状态下,将上述溶液降温至-40~0℃,卤化钛缓慢滴加入,缓慢升温固体物逐步析出,搅拌速度为400~800转/分钟;析出过程中,卤化钛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25;
3)析出物用多元羧酸酯处理,以每摩尔卤化镁计,多元羧酸酯的加入量为0.05~0.15摩尔;再用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于50~130℃处理,卤化钛与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25,最后经干燥制得固体催化组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卤化镁是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以及二卤化镁的水、醇等络合物,或是二卤化镁分子中的一个卤原子被烃氧基或卤代烃氧基取代的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类化合物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癸醇、2-乙基丁醇、2-乙基己醇、脂环醇、芳香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磷化合物是正磷酸三甲酯、正磷酸三乙酯、正磷酸三丁酯、正磷酸三苯酯、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卤化钛及其衍生物是指通式为TiXn(OR)4-n的化合物,X为卤素,R为各种相同或不同的烃基,n=1~4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卤化钛及其衍生物是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典化钛、四丁氧基钛、四乙氧基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氧基钛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羧酸酯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顺丁烯二酸二乙酯、顺丁烯二酸二正丁酯、萘二酸二乙酯、萘二酸二丁酯、偏苯三酸三乙酯、偏苯三酸三丁酯、连苯三酸三乙酯、连苯三酸三丁酯、均苯四酸四乙酯、均苯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稀释剂是己烷、戊烷、庚烷、苯、甲苯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5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膦腈纳米管的表面改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取竹叶多糖和黄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