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分布式网络计算中最小生成网络问题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0859.7 | 申请日: | 200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德;付梦印;张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分布式 网络 计算 最小 生成 问题 方法 | ||
1.一种解决分布式网络计算中最小生成网络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描述最小生成网络问题:
给定n1个点的集合S1,即集合S1中各点的x,y坐标均为已知;给定n2个点的集合S2,即集合S2中各点的度数pi(di)及拓扑关系亦均为已知,但pi的x,y坐标未知;设现要求将pi嵌入到qi并保持给定的拓扑关系,并使边长之和为最小,其中,边长指存在拓扑关系的两个节点间的连线,边长之和指的所有存在拓扑关系的节点间的连线长度;
当n1=n2时,依据pi(di)的不同取值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
当点d′位于四边形abcd内不同位置时,连接a,b,c,d与d′连线长度之和也不同,当位于与的交点时,连接a,b,c,d与d′连线长度之和最小;当增加时,连线长度之和也将随之增加,其中将连线长度之和达最小的点称为核心点;
对于五边形来说,首先将五边形划分为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在三角形内部寻找一个点a,使a与三角形三个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或接近120°;在四边形内,将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设为点b;则连线ab的中点c一定是所求五边形内的点,且点c与五边形各顶点长度之和达到最小或次最小,即,点c是五边形的核心点或近似核心点;同理,采用上述方法,可找出n凸多边形的核心点或近似核心点;
当点集S1中的点全部为CH(S1)顶点时,此时,CH(S1)的直径端点、次直径端点不能作为核心点,删去此类端点,将剩余点将作为核心点的候选点;如果点集S1有2层以上的凸壳,则只能从最内层凸壳的顶点中选取核心点;
由于点集S2中只给定了点之间的拓扑关系,而各点的x,y坐标尚未知,故将S2中点嵌入S1并要求边长之和最小难以实现;因此,先由S2及拓扑关系构造网络G3,然后将G3嵌入S1,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边长之和最小的要求;其中,构造网络G3的方法,并将G3嵌入到S1的过程如下:
(a)构造G3网络
为构造G3网络,采用以下算法,称为Z1算法;
已知点集其中pi的x,y坐标未定;pi与pj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各点度数均为已知,
步骤1:首先,从S2中选取度数为1的点,设为pi;如果没有度数为1的点,则选取度数为2或3的点;然后,寻找与pi有拓扑关系的点,设为pi+1;
步骤2:若pi+1的度数为3,则构造与垂直的直线段其中pi+2,pi+3均为与pi+1有拓扑关系的点,并且或构造三角形pi+1pi+2pi+3,其中pi+2与pi+3有拓扑关系;
步骤3:若{(pi+1的度数为4)∧(与pi+1有拓扑关系的点为pi+2,pi+3与pi+4)∧(与pi+2,pi+4有拓扑关系的点是pi+5)∨(pi+3与pi+5有拓扑关系)},则构造四边形pi+1pi+2pi+5pi+4或三角形pi+1pi+3pi+4;
步骤4:若{(pi+1的度数为4)∧(pi+2,pi+4均与pi+1有拓扑关系但pi+2与pi+4无拓扑关系)∧(pi+5,pi+7分别与pi+2,pi+4有拓扑关系但pi+5与pi+7无拓扑关系)∧(pi+6分别与pi+5,pi+7有拓扑关系)∧(pi+5与pi+1,pi+6与pi+4,pi+6与pi+1,pi+2与pi+7均无拓扑关系)},则构造六边形pi+1pi+2pi+5pi+6pi+7pi+4或三角形pi+1pi+3pi+4;否则,{(pi+5与pi+1)∨(pi+6与pi+4)∨(pi+6与pi+1)∨(pi+2与pi+7)}有拓扑关系,构造{(三角形pi+1pi+2pi+5)∨(五边形pi+4pi+1pi+2pi+5pi+6)∨(三角形pi+1pi+2(pi+5)pi+6)∨(三角形pi+1pi+2pi+7(pi+4)};
步骤5:对S2中各点重复步骤2至步骤4;
至此,可确定出网络G3中顶点pi的x,y坐标,并具有给定的顶点度数及拓扑关系,
在(a)中,pi的孙子节点位于Aj内或跨当pi的孙子节点p′同时与pi+i′,pi+i′+1有拓扑关系,时,p′位于Aj内;如果pi同时与pi+i′,pi+i′+2有拓扑关系,则当pi的孙子节点p′、p″均与pi+i′有拓扑关系时,p′、p″跨
(b)将G3嵌入S1
为将G3嵌入S1,采用以下算法,称为Z2算法;
步骤1、用G1代表的G2,用G2代表S1
如果则计算G1中TSP的一条回路,在G1中按这条回路以及给定的拓扑关系,放置G2的顶点否则,计算CH(G1);
步骤2、如果均为CH(G1)的顶点,则计算CH(G1)的边长;设删去pa与pb分别放置于qa′与qa′+1,按拓扑关系放置其他顶点;
步骤3、如果并非均为CH(G1)的顶点,则计算通过的最短路径L,L的起点、终点分别
①如果即CHm(G1)的顶点集包含3个点,则计算删去设为保留点与或者取边长之和最小者;其他的点可以任意放置,或者为核心点;
②如果CHm(G1)的顶点集由与组成,且是长对角线,则删去或者取边长之和最小者,其他点可以任意放置;或者为核心点;
③如果组成CHm(G1)顶点集∧是CHm(G1)的直径,则删去取边长之和最小者;其他点任意放置;或或为核心点;
④如果CHm(G1)的顶点集由6个点组成,则删去其直径与次直径,其他与5个点的处理相同;
取使成立的点qi,qi←pa,其他点任意放置,qi为核心点;
步骤5、如果1≤pi(di)<n-1∧m≥2,则用Z1算法构造网络G3;然后逐层计算G3的凸壳,设为CH1(G3),CH2(G3),....,CHl(G3);
在(b)中,如果m=l∧CHi(G3)与CHi(G1)顶点数相同,则取相邻两层或隔层顶点之间连线长度之和最小者;从两正切线之间顶点中选点进行连线,可以使连线长度之和达到最小;如果m>l,从外层开始,逐层比较顶点数,如果顶点数|CH1(G1)|<|CH1(G3)|,则从CH2(G1)中选|CH1(G3)|-|CH1(G1)|个点与CH1(G1)中的点连接,并使边长之和最小;否则,|CH1(G1)|>|CH1(G3)|,则从CH2(G3)中选|CH1(G1)|-|CH1(G3)|个点与插入CH1(G1)中,并使边长之和最小;其他各层依序调整;如果m<l,则用m>l的方法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8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群呼叫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猪瘟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