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专用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226.0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珍;吴俊江;马凤鸣;徐鹏飞;李文滨;刘丽君;陈维元;郭泰;吕慧颖;许修宏;陈晨;林蔚刚;董德建;钟鹏;魏崃;王志新;鹿文成;刘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8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15003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大豆 疫霉根腐 病菌 专用 培养基 | ||
1、一种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是向CA培养基中添加3-羟基-5-甲基异恶唑和[6R[6α,7β(Z)]]-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基]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得到的培养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在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3-0.6g/L,[6R[6α,7β(Z)]]-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基]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在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0.3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5-甲基异恶唑在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5g/L;所述[6R[6α,7β(Z)]]-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基]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在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g/L。
3、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在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中的应用。
4、一种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大豆疫霉根腐病菌侵染的病组织用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组织为病健交界处的病茎;所述病茎为长度小于等于4cm的茎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条件为在18-20℃温度下暗培养5-7天;所述温度优选为18℃。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在所述培养后,包括纯化培养的步骤;所述纯化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为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用于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培养基;所述纯化培养的条件为18-20℃温度下暗培养5-7天;所述温度优选为18℃。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在所述纯化培养后,包括单孢分离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未经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降解纤维素产甲烷复合菌
- 下一篇:一种高比例环保甲醇汽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