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酒陈化工艺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5686.X | 申请日: | 200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智;白雪;袁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H1/14 | 分类号: | C12H1/1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陈化 工艺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陈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超重力条件下用氧化法 进行白酒陈化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蒸馏出来的酒一般比较辣、暴冲、有刺激性味。新酒需要经一定时间贮 存,才能使杂味消失,香味增加,酒体醇和绵软,口味协调,这个变化一般称 为老熟。白酒老熟过程中,酒体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复杂的化学变化。白酒的自 然老熟是一个极漫长的过程且需大量的陈酿容器,导致了生产周期长、陈酿车 间占地面积多等问题,这样必然会造成资金积压,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为此,人们寻找各种方法,缩短陈酿周期。近些年来涌现了多种白酒陈化方法, 例如:超声波法、微波法、紫外线法、电场催陈,但这些物理方法设施昂贵、 操作困难、且有可能改变酒中分子结构,导致酒体香气的丧失和风格的改变, 有研究者尝试向新酒中添加氧化剂等助剂,但国家规定优级酒中不允许添加非 发酵添加剂,也使得各种陈化剂的应用受到限制。研究人员对综合法催陈白酒 进行了试验,专利CN101200686A综合了超声波、助剂和吸附三种技术催陈白 酒,专利CN87101743A采用磁场、助剂结合的方法催陈白酒,虽然这些方法都 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白酒老熟速度,但也使得整个催陈工艺变得复杂,增加催 陈成本。CN101250474A公开了利用超重力技术陈化白酒的方法,大量空气通过 酒体,将使酒中呈香物质和乙醇挥发逸出,影响酒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国内 多数名优酒厂仍采用自然老熟方法,这严重制约着高档名优酒的生产规模与产 量。
如何在保证白酒相同口感质量和风格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老熟的方法来缩 短陈酿期,已经成为众多酿酒企业十分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白酒陈化存在的陈酿时间长、酒损耗大以及卫生方面 不达标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白酒陈化工艺及其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白酒陈化装置,包括陈化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陈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腔上部位置设有圆环柱体形的旋转填料,壳 体内腔中下部位置设有圆筒形的导流筒,导流筒上端插入旋转填料的内环之中 并与旋转填料的内环之间留有间隙,导流筒内设置有液体提升装置,液体提升 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下端设置叶轮,转轴与旋转填料同心连接并且上端穿出壳 体与旋转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液体进口和气体出口以及压力表, 壳体底部设置液体出口和气体进口,液体进口连接相对其高位的设有加热装置 (常用水浴锅)的用于盛放新酒的密闭罐,气体进口经气体加热器与氧化性气 体来源连接,液体出口连接储酒罐,气体出口排空。
陈化器的壳体外壁的中下部套设有连接加热结构的夹套,夹套的高度为壳 体总高的1/2~2/3。
夹套连接的加热结构可以是带有加热套的缓冲水槽,这样夹套上设进液口 和出液口分别与带有加热套的缓冲水槽连接,进液口与缓冲水槽之间设置循环 水泵。夹套连接的加热结构也可以是锅炉等热水来源。
旋转填料的轴向厚度为壳体内腔高度的1/4~1/3。导流筒插入旋转填料的长 度是旋转填料轴向厚度的1/2~1/3,导流筒下端距壳体底部的距离为1~2倍的 导流筒直径。叶轮在转轴上的安装位置距导流筒下端的距离为1/2~1倍叶轮直 径,叶轮是螺旋桨或者涡轮。
氧化性气体来源为氧气罐或者臭氧发生器或者空气过滤机。旋转填料为不 锈钢丝网或者散堆或规整的陶坛碎片;所述的导流筒为不锈钢或者陶坛材质。
白酒陈化工艺,在上述的白酒陈化装置中完成,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装配座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学纯γ(或δ)-内酯香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