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氧浓度富氧煤粉分级燃烧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5273.1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阳;阎维平;方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F23N1/04 | 分类号: | F23N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3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富氧煤粉 分级 燃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高氧浓度富氧煤粉分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多级串联炉膛的锅炉作为燃烧装置,所述多级串联炉膛为三级,分别称为第一炉膛、第二炉膛和第三炉膛;在燃烧过程中将煤粉总量及O2总量的15%~20%、28%~33%、47%~57%分别投入到第一、第二、第三炉膛,所有再循环烟气抽回至第一炉膛,其中,再循环烟气占烟气总量的15%~23%;投入第一炉膛O2中按照O2总量的7%~9.6%与再循环烟气掺混输送煤粉,其余燃烧所需的氧气直接送入第一炉膛;第一炉膛燃烧所产生烟气的46%~50%由风机引出,冷却至120℃~150℃,再与O2总量的6%~7%混合后输送第二炉膛燃烧所用煤粉,投入第二炉膛的其余燃烧所需氧气直接送入第二炉膛,第一炉膛燃烧产生的其余烟气则直接流入第二炉膛;第二炉膛燃烧产生烟气中的46%~50%由风机引出,冷却至120℃~150℃,再与O2总量的8%~10%混合后输送第三炉膛燃烧用煤粉,投入第三炉膛的其余燃烧所需氧气直接送入第三炉膛,第二炉膛燃烧产生的其余烟气则直接流入第三炉膛。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使用的高氧浓度富氧煤粉分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锅炉本体、引风机(28)、循环风机(9)、空气分离器(24)、送氧风机(23)和输送煤粉的料仓,所述锅炉本体由第一炉膛(1)、第二炉膛(2)、第三炉膛(3)串联组成;所述料仓为三个,分别是第一炉膛料仓、第二炉膛料仓和第三炉膛料仓,三个料仓分别由输煤通道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炉膛;所述第一、第二炉膛之间由第一炉膛排烟道(4)连通,第二、第三炉膛之间由第二炉膛排烟道(5)连通;第三炉膛排烟道(6)的出口设有除尘装置(7),除尘装置经排烟管路(8)连通引风机(28);所述送氧风机(23)分别连通空气分离器(24)和送氧管路(30),三条燃烧供氧支路分别将送氧管路和第一、第二、第三炉膛连通,三条输煤供氧支路分别将送氧管路和第一、第二、第三炉膛输煤通道连通;所述循环风机(9)经管道连通排烟管(8)和第一炉膛输煤通道(26),所述第二炉膛输煤通道(17)经第一炉膛烟气引风机(20)、第一冷却器(21)与第一炉膛排烟道(4)连通,所述第三炉膛输煤通道(11)经第二炉膛烟气引风机(14)、第二冷却器(15)与第二炉膛排烟道(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氧浓度富氧煤粉分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膛排烟道(4)上口设置在第一炉膛上部、下口设置在第二炉膛下部,所述第二炉膛排烟道(5)上口设置在第二炉膛上部、下口设置在第三炉膛下部,第三炉膛排烟道(6)位于第三炉膛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氧浓度富氧煤粉分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条燃烧供养支路和三条输煤供氧支路上均设有流量调节阀(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