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633.4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吴才;于龙;陈明辉;张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7/02;E02D5/24;E02D5/7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0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基坑 混凝土 支护 主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1)、以基坑中心为中心,在主体结构位置外侧均布排桩(1);
2)、排桩顶部浇注将其各桩体连为一体的冠口梁(2),冠口梁(2)向基坑 内延伸;
3)、在主体结构厚度中间留一道垂直施工缝(3),将主体结构分为内外两 层施工;
4)、第一节基坑开挖,第一节主体结构外层(4)逆作,冠口梁(2)将第 一节主体结构外层(4)和排桩(1)连为整体,构成基坑初步支护;
5)、基坑分若干段进行开挖,主体结构外层(4)也相应分段逆作施工,主 体结构外层(4)和排桩(1)共同构成基坑支护;
6)、主体结构内层(5)正作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冠口梁(2)向基坑内延伸的长度等于主体结构外层(4)的 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外层逆作时在排桩混凝土立面采用钻孔植筋技术设 置可固定主体结构外层混凝土同时可作为主体结构外层混凝土模板施工用对拉 螺栓的拉结筋(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外层逆作时,上下层混凝土交接处支出漏斗浇注口 (7),漏斗浇注口的顶面标高高于水平施工缝(8)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逆作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漏斗浇注口的顶面标高高于水平施工缝的位置20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混凝土排桩支护及主体结构 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桩外侧设置降水井(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6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