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2254.3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赫兟;袁晓红;高清飞;卢春莲;杨珍珠;石霄峰;杨涛;张洋;胡春秀;王玉田;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 定子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大电机制造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发电设备单机容量增 长迅速。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加,发电机额定电压也相应提高,汽轮发电机 最高电压达到27kV。发电机单机容量的增长及额定电压的增高对大电机定 子线圈主绝缘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内所广泛应用的技术,制造的 汽轮发电机容量在600MW、电压等级在20kV下,一般定子线棒击穿电压 能达到额定电压的5倍,2.0Un电压下寿命1100h。国外电机定子线棒击 穿电压先进水平已达到额定电压的6倍,综合水品很高。因为国内还没有 1000MW定子线棒制造技术,现在国内要制造1000MW电机只能用进口定 子线棒,电机制造成本相当高。制造容量达到1000MW、电压等级为27kV 的汽轮发电机,使用传统的结构是解决不了该电机线棒的导体角部电场集 中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在27kV电压等级下可靠性好、 使用寿命长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制造工艺。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汽 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制造工艺:1)导线(1)热压成型后,从导体窄面中 心向两端间隔一定距离将编织点处的绝缘层修掉,露出裸铜。定子线棒由 上层线棒和下层线棒组成。上层线棒的导线是由两种编织方式交替编织而 成,两种编织方式构成的编织区域定义为一个单元,上层线棒的导线由数 个单元组成。将每个单元中的第一个编织点定义为A,其余编织点顺次定 义为B、C、D,A到B距离88mm,C到D距离176mm,将A、B、C、 D点处的绝缘层修掉,露出裸铜。下层线棒的导线也是由两种编织方式交 替编织而成,两种编织方式组成的编织区域定义为一个单元,下层线棒的 导线由数个单元组成。将单元中的第一个编织点定义为E,其余编织点顺 次定义为F、G、H,E到F距离102.7mm,G到H距离205.4mm,将E、 F、G、H点处的绝缘层修掉,露出裸铜。在经过上述处理过的导线上进行 等位层(2)处理,等位层(2)长度为9210mm,在此范围内均匀涂刷一 层导电漆,然后并绕一层低阻防晕带,等电位层即完成;
2)等电位层处理完成后,在导线表面半叠绕桐马环氧玻璃粉云母带 34层作为主绝缘层;
3)在线棒导线包绕完主绝缘层后,确定直线低阻防晕层和端部中阻防 晕层、高阻防晕层各级位置并划线,包绕防电晕部分;
4)在直线低阻防晕层处半叠绕一层低阻防晕带,线棒低阻防晕层末端 沿轴向到铁心距离A=350mm;然后逐级半叠绕中阻防晕带,沿线棒表面中 阻防晕层包扎尺寸为50mm;高阻防晕带,沿线棒表面高阻防晕层包扎尺 寸为120mm;高阻防晕带,沿线棒表面高阻防晕层包扎尺寸为160mm,防 晕层搭接距离为20mm;从半叠绕中阻防晕带起始端向上20mmm开始,至 高阻防晕带末端向下20mm处止半叠绕一层云母带作为附加绝缘;在附加 绝缘之上,半叠绕一层高阻防晕带,起点从附加绝缘首端前15mm处开始 至距引线210mm处结束。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等电位层尺寸、防晕结构各部位尺寸及互相配合方式, 是关键数据,在目前国内产品上是首次使用。由于各关键尺寸的选择及配 合方式的合理性;使采用本发明制造出的1000MW、额定电压27kV级汽 轮发电机定子线棒,表现出独有的电场分布特性及绝缘特性。表现为:绝 缘厚度为6.2mm,线棒的击穿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6倍,击穿场强达到27.4 kV/mm,2.0Un电压下寿命达到4690h。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采用本发明制造的线棒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1常态0.2Un下tgδ小于1%。
2定子线棒在81kV下30s后无可见电晕痕迹。
31000MW汽轮发电机线棒平均击穿场强达到27.4kV/mm,击穿电压 平均值达到186.15kV,超过额定电压的6倍。
4线棒耐电老化试验,3.0Un电压下寿命大于39.2h;2.0Un电压下寿 命大于4690h。
5主绝缘包扎34层(1/2绕),保证绝缘厚度达到6.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聚光海水淡化装置
- 下一篇:发电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