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式半导体激光器恒温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6767.3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单江东;吴戈;田小建;汝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G05D23/20;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半导体激光器 恒温 控制器 | ||
1.一种数字式半导体激光器恒温控制器,其由前面板(1)、中央处理器(2)、按钮输入电路(3)、LED指示灯输出电路(4)、串口通信电路(5)、温度测量电路(6)、A/D转换电路(7)、D/A转换电路(8)、电压供电电路(9)、驱动电路控制电压模块(10)、驱动电路功率模块(11)、显示模块(12)和半导体致冷器组成,采用PID算法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温控,所述半导体致冷器与所述驱动电路功率模块连接,所述电压供电电路为所述驱动电路控制电压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中央处理器由STC89C51单片机构成,所述按钮输入电路通过与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INT0、INT1、P1.0和P1.1引脚连接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提供当前按钮的输入状态,所述LED指示灯输出电路与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P1.4、P1.5、P1.6和P1.7引脚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LED指示灯输出电路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P0口、引脚、引脚和P2.2引脚连接,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所述串口通信电路与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TXD和RXD引脚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串口通信电路与上位机进行串口通信;
所述中央处理器将设定好的温度对应的电压数值提供给所述D/A转换电路转换成模拟电压量,进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控制电压模块产生半导体致冷器控制电压,然后经所述驱动电路功率模块进行功率放大,驱动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工作,通过所述温度测量电路将当前受所述半导体致冷器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转换成电压量,送入所述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提供给所述中央处理器,由此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控制环,驱动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进行加热或制冷;
所述A/D转换电路采用MAX197芯片,所述D/A转换电路采用DAC1232芯片;
所述前面板上装有参数调节旋钮、参数调节模式按钮、显示模式按钮、温度预置指示灯、限流调节指示灯、比例系数K指示灯、积分常数τ指示灯、NTC输入接头和TEC输出接头,所述参数调节旋钮通过对应的旋转编码器与所述按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参数调节模式按钮和显示模式按钮分别与所述按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温度预置指示灯、限流调节指示灯、比例系数K指示灯和积分常数τ指示灯分别与所述LED指示灯输出电路连接,所述NTC输入接头与所述温度测量电路连接,所述TEC输出接头与所述驱动电路功率模块连接;
所述按钮输入电路主要由施密特触发器芯片SN7414构成,SN7414的14引脚接+5V电源,并且经滤波电容C23接地;SN7414的7引脚接地;SN7414的1引脚经电阻R4接+5V电源,经电容C24接地,并且接端口“ROTC1”,端口“ROTC1”接所述前面板上的参数调节旋钮对应的旋转编码器的引脚1;SN7414的2引脚接端口“ROTCODER1”,端口“ROTCODER1”接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INT0;SN7414的3引脚经电阻R5接+5V电源,经电容C25接地,并且接端口“ROTC2”,端口“ROTC2”接所述前面板上的参数调节旋钮对应的旋转编码器的引脚2;SN7414的4引脚接端口“ROTCODER2”,端口“ROTCODER2”接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INT1;SN7414的5引脚经电阻R6接+5V电源,经电容C26接地,并且接端口“PAR_MODE”,端口“PAR_MODE”接所述前面板上的参数调节模式按钮;SN7414的6引脚接端口“PAR_SW”,端口“PAR_SW”接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P1.0;SN7414的9引脚经电阻R7接+5V电源,经电容C27接地,并且接端口“DSP_MODE”,端口“DSP_MODE”接所述前面板上的显示模式按钮;SN7414的8引脚接端口“DSP_SW”,端口“DSP_SW”接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P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7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基铝膜分离回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导向波的厚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