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加氢制环己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2809.6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龙帅;张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37/00;B01J37/34;C07C13/20;C07C5/11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 祥;冯卫平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己烯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烯用铂系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Pt和感光性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且由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埋在感光性聚酰亚胺膜中,铂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5∶100~25∶100,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40∶100~60∶1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埋在感光性聚酰亚胺膜中的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铂纳米簇;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铂纳米簇由下法制得:将氯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钾溶解在乙二醇中得到溶液I,微波加热至溶液I为深褐色,沉淀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铂纳米簇;其中氯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氢氧化钾和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1~5∶0.1~0.5∶3~7。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铂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5∶100~15∶100,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45∶100~55∶10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铂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9∶100,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51∶100。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感光性聚酰亚胺膜由光敏性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聚合而成,光敏性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和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的摩尔比为0.1~0.5∶0.5~0.9∶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光敏性性二胺单体为1,5-二(氨基苯基)-1,4-戊二烯-3-酮。
7.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氯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钾溶解在乙二醇中得到溶液I,微波加热至溶液I变为深褐色,沉淀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铂纳米簇;其中氯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氢氧化钾和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1~5∶0.1~0.5∶3~7;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铂的纳米簇分散于1-甲基-2-吡咯烷酮中得到溶液II,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铂纳米簇与1-甲基-2-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3~7;
b.将光敏性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和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溶解于1-甲基-2-吡咯烷酮中,常温聚合8~15h,得到聚酰胺酸;其中光敏性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和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的摩尔比为0.1~0.5∶0.4~0.8∶1;
c.将溶液II添加至聚酰胺酸中并搅拌,溶液II与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0.5~2∶2,升温至80~300℃且在氮气保护下处理1~5h即得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铂纳米簇与1-甲基-2-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5.5。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生产环己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苯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1~10∶1的比例,将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和苯置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氢气,于温度120~160℃,搅拌反应1~10小时,得到目的产物环己烯。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压力3.0~8.0Mpa,搅拌速率300~8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8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售货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仓储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