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NaHSO3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产量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1420.X 申请日: 2009-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1513162A 公开(公告)日: 2009-08-26
发明(设计)人: 李家儒;王明辉;王卜琼;余坤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A01G1/00;A01N59/02
代理公司: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刘 荣;周宗贵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nahso sub 提高 重楼 根状茎 产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产量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NaHSO3喷施滇重楼叶片从而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是延龄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西南部的道地药材,主要以根状茎入药,具有抗癌、止血、消炎、镇痛、止咳平喘和免疫调节等药用价值。滇重楼除少数地方进行小规模试验种植外,大部分为野生。滇重楼每年生物量积累较少,致使从幼苗到根状茎入药至少需要7~10年的时间。作为许多中药材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长,人们在野外肆意地掠夺性采挖,加之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严重影响了其在原产地的生长和繁衍,重楼的工业药用原料出现严重紧缺。因此,加强对滇重楼栽培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开展滇重楼的GAP种植、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NaHSO3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产量的方法,改善滇重楼生物量积累少的现状,增加根状茎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NaHSO3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NaHSO3溶于水,配成浓度为0.5~4mmol/L的NaHSO3溶液;

(2)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均匀喷施NaHSO3溶液,直到叶片上的NaHSO3溶液将要滴落时停止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直至倒苗。

上述步骤(1)中是将NaHSO3溶于水,配成浓度为2mmol/L的NaHSO3溶液。

上述步骤(2)中是于傍晚时分,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均匀喷施NaHSO3溶液。

上述步骤(2)中是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喷施NaHSO3溶液。

上述步骤(2)中是每年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喷施NaHSO3溶液,直至根状茎可以入药。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采用浓度为2mmol/L的NaHSO3溶液,于傍晚时分,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直至倒苗,每年进行此操作,直至其根状茎可以入药,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将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施于滇重楼叶片上,提高滇重楼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提高其根状茎产量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所需药品、仪器设备简单便宜,只需普通的NaHSO3和喷施设备(如喷壶或喷雾器)即可实施,因此投入少,成本低。

2.采用本发明方法使滇重楼根状茎的产量提高了23%,且实施过程简单易行,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影响。对于实现滇重楼的大田种植和缓解目前重楼工业药用原料的紧张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NaHSO3溶于水,配成浓度为0.5mmol/L的NaHSO3溶液。每年于傍晚时分,对展叶完全的滇重楼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喷施NaHSO3溶液,直到叶片上的NaHSO3溶液将要滴落时停止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直至倒苗。另取与上述喷施量等量的水,按同样方法对未喷施NaHSO3溶液的滇重楼植株叶片的正反两面进行均匀喷施,以作为对照。如遇下雨,可进行补喷。待滇重楼倒苗后,对喷施水和喷施NaHSO3溶液的滇重楼根状茎分别称重,计算喷施NaHSO3溶液的滇重楼相对于喷施水的滇重楼其根状茎产量的增长率为7%。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浓度为1mmol/L的NaHSO3溶液进行喷施。根状茎产量的增长率为9%。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浓度为2mmol/L的NaHSO3溶液进行喷施。根状茎产量的增长率为23%。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浓度为4mmol/L的NaHSO3溶液进行喷施。根状茎产量的增长率为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