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吸虫病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0300.8 申请日: 2009-08-07
公开(公告)号: CN101620226A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王保宁;刘东泽;唐涪嘉;刘廷勇;包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G01N33/552;G01N33/532
代理公司: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梁 田;谭新民
地址: 611731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吸虫病 快速 测定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吸虫病快速测定试剂盒,无需特殊的仪器和专业的技术 人员就可完成测定。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 其易感动物包括人、猪、兔、牛、羊等家畜及野生动物,家畜也是人体血吸虫 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全世界约有6亿人口为血吸虫病高危人群。我国通过综合 治理,疫情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同时在已经消灭血 吸虫病的地区仍有长期巩固与监测的任务。目前我国约有6500万人生活在疫区, 慢性血吸虫病人估计在100万以上。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后,宿主会在2-4周内 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血吸虫病经治愈后,宿主体内的抗体仍然会存在并持续 很长时间。检出血吸虫抗体说明患者正被感染或既往感染,检测结果具有重要 的病原学诊断意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流行区的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 在3%-5%,局部地区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可高达68%。

血吸虫病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粪检等病原学检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 力和资金。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免疫学检测,如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但均有一定的缺陷,所需检测 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40-240分钟,有的甚至长达72小时,需要仪器设备,不 适合在现场广泛推广使用。中国专利200510050188.1提供了一种诊断血吸虫病 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步骤为:检测时需采取血样滴于纸面,凉干 后裁取干燥血纸在生理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得到的血样浸出液用玻璃毛细血 管吸取后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点样,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往硝酸纤维素膜上 滴加血吸虫抗原胶体金,点样处显红色斑点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这种方法缺 点在于:在检测时不仅需要其他的仪器设备,而且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

在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能用于现 场检测的工具,以提高现场大规模的筛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吸虫快速测定试剂盒,仅需一步操作,省去了 血液样本要经过离心步骤才能得到血清样本的步骤,大大提高了筛查的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吸虫快速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解决 传统检测耗材多、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对工作条件要求高的问题。

对于血吸虫快速测定试剂盒,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

血吸虫病快速测定试剂盒,包括底板,还包括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结合 垫、样品垫和吸水垫,所述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结合垫和样品垫水 平方向顺序相接并固定在底板上。水平方向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平方向 首尾连接,一种是水平方向的部分重叠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是如上所述的血吸虫快速测定试剂盒还包括盒体, 底板置于盒体内,所述盒体盒面上对应于硝酸纤维素膜的位置设有观察窗,对 应于样品垫的位置设有加样孔。所述观察窗为方形孔或透明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式是如上所述的血吸虫快速测定试剂盒,吸水垫上 方设有产品标签层,胶体金结合垫上方设有箭头标签层。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将血吸虫虫卵抗原以条带状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 为检测线,将标记有第二抗体的胶体金粒子吸附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当待测样 品(血液)加到样品垫上后,红细胞在样品垫上发生凝集并固定在样品垫上, 血浆样本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与胶体金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相溶并 相互反应,继续向前移动经过硝酸纤维素膜上含有相对应的检测抗原的区域时, 如果血液样品含有血吸虫抗体,胶体金标记试剂复合物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线上显色呈阳性;如果样品不含有血吸虫抗体,胶体金 蛋白复合物与抗原不发生特异性结合,检测线上不显色呈阴性。

对于上述血吸虫病快速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垫的制备:

将浓度为0.5mg/ml-1mg/ml的植物凝集素或抗人红细胞抗体缓冲溶液处理 包被载体,低温冻干,裁切成长条备用;

2)胶体金结合垫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