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烷氧基-7-苯基-4-羟基-3-喹啉羧酸酯的合成及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0001.4 | 申请日: | 200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良;张园园;徐克平;朱刚;朱基美;刘庆辉;王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15/56 | 分类号: | C07D215/56;A61K31/47;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氧基 苯基 羟基 喹啉 羧酸 合成 应用 | ||
1、一类如结构式I所示的6-烷氧基-7-苯基-4-羟基-3-喹啉羧酸酯化合物:
其中:
R1为C1~C16或含有芳基的烷基,C1~C16烷基可以是直链的烷基、含支链的烷基、含有卤素取代基的烷基;含有芳基的烷基可以是2,5-二甲基苯甲基、对甲基苯甲基、对甲氧基苯甲基、邻甲基苯甲基、邻甲氧基苯甲基、2,4,6-三氟苯甲基、2,5-二甲基苯乙基、对甲基苯乙基、对甲氧基苯乙基、邻甲基苯乙基、邻甲氧基苯乙基、2,4,6-三氟苯乙基;
R2为甲基、乙基或异丙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 中间体1的制备:
将邻苯基苯酚、亚硝酸钠和水按照1mol∶2~4mol∶2~4L的用量比加入三颈瓶中,而后开始滴加1~2L的10%~20%的稀硫酸,控制反应温度0~10℃,滴完后室温反应3~6h,TLC检测反应终点;过滤,真空干燥得黄色粉末状中间体1,产率40%~60%;
第二步 中间体2和中间体3的制备:
将中间体1、乙酸乙酯、Pd/C按照1g∶5~20mL∶0.05~0.20g的用量比加入三颈瓶中,在外温30~50℃下,通入H2至反应体系不再吸收H2为止,约需要2~8h,反应完后,停止通入H2,得到溶有中间体2的混合液;将乙氧甲叉基丙二酸酯按照中间体2与乙氧甲叉基丙二酸酯的摩尔比为1∶1~2的用量加入到前述溶有中间体2的混合液中,加热至回流,反应2~5h,用TLC检测反应终点;反应完后,趁热滤去Pd/C,减压蒸去乙酸乙酯,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中间体3,产率为65%~85%;
第三步 中间体4的制备:
将中间体3、K2CO3和卤代烃按照1mol∶1.0~2.5mol∶1~2mol的用量比加 入到干燥的DMF中,加热至70~90℃,反应2~4h,TLC检测反应终点;反应毕,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而后用5%NaOH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除溶剂,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粉末状中间体4,产率70%~80%;
第四步 目标物的制备:
5~10mL的二苯醚,加热升温至250~260℃,然后加入2~3g中间体4,反应10~30mins;反应毕,冷至室温,加入石油醚,过滤,固体用石油醚洗涤得目标物,产率60~7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0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自动升降台
- 下一篇:一种架车机托头伸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