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及施工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058.2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运华;耿震;冉蓉;谢英奎;詹光文;张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运华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02;C04B14/06;C04B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混凝土 施工 | ||
1.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硅粉混凝土由如下材料组成:
胶凝材料中各组分所占胶材总量的百分比为:
粉煤灰: 10~20%;
硅粉: 5~8%;
减水剂: 0.6~0.8%;
水泥: 75~83%;
其他组分为:
骨料: 1000~1100kg/m3混凝土,中石与小石各占50%;
砂率: 38~44%;
聚丙烯纤维: 0.8~1.2kg/m3混凝土;
其中水胶比为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硅粉中二氧化硅含量≥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水泥为低热或中热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了解技术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材料调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
b.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首次确定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并进行检测,不符合指标要求则重新修改配合比,再次搅拌并检测直到符合要求,从而确定施工配合比;
c.施工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拌和投料顺序:
投入骨料→投入砂,同时投入纤维→加水→投入水泥、粉煤灰→加硅粉浆液→加聚羧酸减水剂;
聚丙烯纤维采用电子称计量分袋,人工在配料机处拆包添加;
硅粉投入混凝土之前,先将硅粉配制成固体含量为30%的悬浮颗粒硅粉浆液;
骨料按1000~1100kg/m3混凝土投入,其中骨料中石和小石各占50%;投砂量为沙石总量的38~44%;另外按0.8~1.2kg/m3混凝土加入聚丙烯纤维;按水胶比0.4加水;按胶材总量的75~83%加水泥;将占胶材总量的10~20%粉煤灰投入;将硅粉浆液按干粉占胶材总量为5~8%的比例投入;聚羧酸按0.6~0.8%的比例投入;
拌和时间为150s~240s;
d.拌和好的混凝土用9m3罐车水平运送到施工现场;
e.入仓浇筑时,采用拖式混凝土泵泵送入仓中,一次铺料厚度≤60cm;
f.平仓振捣:振捣厚度≤60cm,入仓后要及时摊铺,振捣时间比普通混凝土适当延长,使内部空气完全排出,振捣过程中配备专人在模板外轻敲模板,帮助气泡排出,以混凝土不明显下沉、不出气泡、开始泛浆为止;
g.仓内冷却水管通水冷却:预先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浇筑同时通水冷却;
h.混凝土养护:采取挡风措施,喷雾保持浇筑面湿润,表面始终处于饱水潮湿状态21~28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羧酸在拌和高强度硅粉混凝土时,由拌和站内设置的一外加剂池计量泵送入拌和站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调查包括粗细骨料的级配、超逊径、密度、孔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水泥及粉煤灰检测、外加剂检测等材料的常规数据,以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强度硅粉混凝土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拌和中加入的水为地下水或自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运华,未经吴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0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催化-溶剂法黄姜加工副产物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充气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