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879.4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陈红;王达宾;朱卫丰;王森;陈丽华;吴德智;管咏梅;高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 | 分类号: | A61K36/75;A61P17/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330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瘙痒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外用药剂:
牡丹皮100-600份、白鲜皮100-300份、苦参10-100份、甘草500-1000份、冰片10-30份、薄荷脑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外用药剂:
牡丹皮200份、白鲜皮160份、苦参28份、甘草840份、冰片20份、薄荷脑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牡丹皮中的活性成分丹皮酚提取物、白鲜皮中的活性成分白鲜碱提取物、苦参中的活性成分苦参碱提取物、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次酸提取物、冰片、薄荷脑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药剂,其中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丹皮酚提取物1-6份、白鲜碱提取物0.04-0.15份、苦参碱提取物0.1-3份、甘草次酸提取物5-15份、冰片10-30份、薄荷脑5-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丹皮酚提取物2份、白鲜碱提取物0.07份、苦参碱提取物0.2份、甘草次酸提取物10份、冰片20份、薄荷脑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次酸提取物中含有甘草次酸,按干燥品计算,甘草次酸的含量应不得少于97.0%w/w;丹皮酚提取物含有丹皮酚,按干燥品计算,丹皮酚的含量应为98%-103%w/w;苦参碱提取物中含有苦参碱的含量应不得少于98.0%w/w;白鲜碱提取物中,按干燥品计算,含有白鲜碱不得少于55%w/w。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一项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剂是软膏剂、散剂、洗剂、搽剂、酊剂、糊剂、涂膜剂、凝胶剂、喷雾剂或透皮贴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膏剂中含有丹皮酚的含量为1.7-1.78mg/g;白鲜碱为0.036-0.04mg/g;甘草次酸为9.2-9.3mg/g;苦参碱为0.145-0.175mg/g。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牡丹皮100-600份、白鲜皮100-300份、苦参10-100份、甘草500-1000份、冰片10-30份、薄荷脑5-30份;
b、将白鲜皮、牡丹皮、苦参、甘草混合,用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加入药学上常用的外用制剂辅料,制备成常用的外用药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具体为:牡丹皮提取丹皮酚;白鲜皮提取白鲜碱提取物;苦参中提取苦参碱提取物;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再加入冰片、薄荷脑,混合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外用制剂辅料,制备成常用的外用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
(1)丹皮酚、白鲜碱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备用;苦参碱提取物溶解于水中;冰片、薄荷脑用液体石蜡研磨至共熔备用;甘草次酸提取物用甘油研磨备用;
(2)将油相:重量配比为:硬脂酸80-150份、白凡士林100-150份,与水相:三乙醇胺20-40份,嘉兰丹5-15份,水400-450份,分别加热到80℃,水相略高于油相,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并搅拌,待两相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上述丹皮酚、白鲜碱、甘草次酸提取物,边加边搅拌,待温度降至50℃,加入冰片和薄荷,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
11.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学院,未经江西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8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器滤材及其制造方法和过滤器单元
- 下一篇: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