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来那度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7617.6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薛吉军;费传增;曾亮;郑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合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来那度胺的方法。
技术背景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来那度胺对细胞内多种 生物途径都有影响。目前celgene公司仍在进行本品的血液学和肿瘤学治疗作用评估, 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实体瘤。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全球大约有30万患者。当骨髓中的血细胞始终处 于不成熟阶段从而不能履行其必要功能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就会发生。骨髓中充 满了这些不成熟细胞,抑制了正常细胞的发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必须经常依 靠输血来抵抗贫血、疲劳等症状,直到发展成为威胁生命的铁超负荷或者铁中毒。该 疾病的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治本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控制症状。超过一半的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患者诊断出细胞染色体变异,包括一个以上染色体的部分或完全缺失。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细胞染色体异常出现在5、7和20号染色体的q缺失。另一 比较普遍的变异是8号染色体的额外复制。5q染色体的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 者中的比例可达20%~30%。
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瘤和有5q缺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来那度胺是沙利度胺的新一代衍生物,但没有发现 其具有致畸变的毒性,并且药效比沙利度胺强100倍。根据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来 那度胺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最显著的药品,超过一半的病人服用该药后可以 延长存活时间达到3年以上。另外它也是可以有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唯一的药物,临床结果发现64%的MDS病人用来那度胺治疗后无需再用输血来治疗 MDS。
来那度胺的结构式为:
来那度胺的制备方法很多。专利WO2005005409公开了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 酯与L-谷胺酰胺甲酯反应生成2-((1-氨基-5-甲氧基-1,5-二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基)-3- 甲基苯甲酸甲酯,再依次经过合环,消旋等步骤制备来那度胺,见下图反应式。该方 法存在收率低,纯化困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来那度胺制备技术步骤长,危险性高,不易实现工业化 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便,原料价廉易得,收率高, 安全性高,适合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制备3-(7-氨基-3-氧代-1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的方法包括步骤如 下:
(1)以2-甲基-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甲醇反应制得式1的 2-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
(2)将所得的2-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与卤化试剂反应,制得式2的2-卤甲基 -3-硝基苯甲酸甲酯;
其中,X表示氯,溴或碘原子;
(3)以D,L-谷氨酰胺为原料,经二氯亚砜与甲醇反应制得式3的谷氨酰胺甲酯;
(4)将制得的谷氨酰胺甲酯与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式4的N-Boc-谷氨酸甲 酯;
(5)将制得的N-Boc-谷氨酸甲酯在缩合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分子内关环制 得式5的Boc保护的3-氨基哌啶-2,6-二酮;
(6)将制得的Boc保护的3-氨基哌啶-2,6-二酮与酸反应制得式6的3-氨基哌啶 -2,6-二酮;
(7)将制得的式6的3-氨基哌啶-2,6-二酮与制得的式2的2-卤甲基-3-硝基苯甲 酸甲酯在弱碱条件下反应制得式7的3-(7-硝基-3-氧代-1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
(8)将制得的3-(7-硝基-3-氧代-1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的硝基还原成氨基 制得目标产物式8的来那度胺3-(7-氨基-3-氧代-1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