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及其调整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7047.0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孔啸;朱朝祖;卞大超;徐东;阮雪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模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B21/00;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光辉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整车 匹配 模型 底板 及其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模型,特别是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及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通常由底板、支架和模拟块组成,是用于测量及评估汽车内外饰零件、门盖总成零件的匹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目前我国对底板平行度的要求在±0.10mm,汽车匹配功能面要求为±0.15mm,因此底板的平行度对汽车整车匹配的测量及评估是否精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常如果直接将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放置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的底板会发生变形,变形量可以达到2~5mm甚至更大,从而造成汽车匹配功能面数据的变化超过±0.15mm,甚至达到±0.50mm以上的偏差,使得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不能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汽车内外饰零件、门盖总成零件的匹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图1所示为目前使用的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的构造,该底板通常由底板1和其下四周的支撑脚2组成。由于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的底板通常很大,底板中部很容易变形凹陷下去,变形形成的误差通常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整个主模型的重复性不好,很难保证底板平行度的精确度。目前解决的办法一种是在底板的中心下部设置支撑脚,来调节中心点位置的高度,从而调整整个底板的平行度。但是这种方法调整起来操作十分困难,中心位置的支撑脚需要将整个底板吊起才能调节,且调节的精度通常达不到标准。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加大底板的厚度,以减少底板的变形。但加大底板厚度使成本大幅度提高,并且造成底板厚重,使整个主模型的重量增大,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极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的底板及其调整方法,使能够方便、精确的调整底板的平行度,从而大大提高大面积底板的平行度。
本发明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包括底板,龙骨和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底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四个小的矩形基准面,在底板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布有根据汽车底板大小及底板平行度的要求设置的多个通孔,底板下表面与龙骨连接,在龙骨上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焊接有带螺纹孔的支撑平台,支撑脚上的螺杆穿过螺纹孔与支撑平台连接。
其中,底板在横向及纵向上每隔0.5米-1.5米设置一个通孔。
其中,矩形基准面低于底板平面设置,且在基准面上设置有保护基准面的盖。
其中,矩形底板上与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不接触的地方被对称的设计成切去钢板的缺口。
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三座标测量仪先通过四个小基准面确定一个基本平面,然后在底板上每个通孔旁边测量一个点的高度,使用内六角套筒扳手通过调节通孔内的调节螺杆,来调整通孔旁边点的高度,从而控制底板上均布的每个通孔旁的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
使用这种通过改进的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及其调整方法,可以方便、精确的调节底板的平行度,降低底板的制作成本,大大的提高大面积底板的平行度,保证了主模型的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部分去掉底板后的支撑脚与支撑平台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和突出显示本发明,附图中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相关部件,并将省略对这些公知部件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整车匹配主模型底板,包括底板(1),龙骨(3)和支撑脚(5)。在底板(1)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布有根据汽车底板大小及底板平行度的要求设置的多个通孔(2)。目前我国对底板平行度的加工要求为0.10/1000mm,即1米里的差异为0.10mm。因此,一方面我们在加工底板平面时要保证底板平行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在底板的四周和中心位置设置支撑脚,通过调整支撑脚的高度来调整底板的平行度。按照目前我国轿车底板的大小,由于加工要求1米里的差异为0.10mm,所以最优选的在0.5米到1.5米的范围内设置支撑脚。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称性的要求,因此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底板(1)的横向方向上每隔0.85米设置一个支撑脚(5),在纵向方向上每隔1.2米设置一个支撑脚(5)。与之相应的,在底板(1)上与每个支撑脚相应的位置打一个通孔(2),便于从底板(1)的上方直接调节通孔(2)内的调节螺杆(8),大大方便了支撑脚(5)高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模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模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分相移键控器
 - 下一篇:新型光纤到建筑物和光纤到户专用光缆交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