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抗膜突蛋白抗体的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3508.7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1929999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9
发明(设计)人: 曾小峰;李梦涛;尹雷;艾军;赵久良;王迁;张玥;黄岚;杨超文;李春梅;孙宏彬;钱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43 分类号: G01N33/543;G01N33/531;G01N21/31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余明伟
地址: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检测 抗膜突 蛋白 抗体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抗膜突蛋白抗体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以自身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相应功能障碍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类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有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两大类。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该类疾病往往具有下列共同特点:患者血液中常常出现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而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的自身组织抗原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造成组织器官的免疫损伤和功能障碍而致病。同时往往自身免疫应答反应的强度与自身免疫病的病情密切相关。因而,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致病性显示其在对该疾病的诊断分类、病情评估、以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

肺脏受累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CTD均有肺脏受累,并且可能为CTD的首发症状。该类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并且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是导致CT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指标均不能够提示CTD相关肺脏受累,并且临床上没有一项血清学指标用于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脏受累。其中以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disease,ILD)为甚,目前已经成为风湿免疫科和呼吸内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CTD肺脏受累(主要包括PAH和ILD)的病因未明,但是血管炎症是其免疫病理机制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对于CTD相关肺脏损伤同样重要,其中抗内皮细胞的自身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也参与血管损伤。有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硬化症中AECA与血沉增快、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乃至肺泡-毛细血管受损密切相关(参见SavageCOS,Pottinger BE.Vascular damage in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and 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presence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anti-bodies.Clin Exp Immunol 1991;85:14-19)。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AECA与CTD相关的PAH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应用ELISA法研究SSc(systemic scleroderma,系统性硬皮病)、MCTD(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SLE(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现合并PAH组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PAH组,已有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发现SSc患者AECA-75KD条带出现的频率较高,但由于AECA识别的抗原是分子量范围广泛的一组蛋白质,在探讨其致病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困难。本发明者以EA.hy926细胞为底物,通过细胞-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AECA,结果显示CTD患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IPAH患者、COPD患者,但在CTD患者各不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通过应用SDS-PAGE、双向电泳、免疫印迹、质谱分析等一系列方法鉴定得到CTD相关PAH患者的靶抗原(78KD内皮细胞蛋白质)成分为膜突蛋白(membrane-organizing extension spike protein,moesin);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在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水平进行证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