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401.7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冷却 设备 底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气雾冷却设备部件。
背景技术
带钢热镀锌(热镀铝锌)镀后冷却一般采用喷气冷却,因冷却速度较低,冷却时间较长,为确保镀锌后带钢完全冷却,冷却塔高度很高,会加剧带钢不稳定性和镀层质量不均,同时机组速度也难以提高。近年来,为满足镀层热处理钢板和厚规格钢板镀后冷却的要求,一种可显著降低冷却段长度,同时还能提高带钢质量的以两相流为介质的冷却技术-气雾冷却技术开始应用于生产厚规格和高强度带钢。气雾冷却是采用水滴和气体混合物直接喷射到带钢表面以较快冷却速率冷却带钢且终点温度可控的技术。其具有换热系数高,冷却速度可控,带钢板形良好等优点。
如图1所示,在连续生产中,带钢5’在冷却塔1’内一般都是自下而上运行,在冷却塔1’的下部设有冷却塔带钢入口3’。为了防止带钢划伤和撞击,带钢5’与冷却塔带钢入口3’的四周边缘留有约50~200mm左右的间隙。气雾冷却工艺是利用水气喷嘴2’采用水滴和气体混合物形成的气雾对带钢5’进行冷却,但气雾冷却过程中,气雾会遇冷凝结,并且会在冷却塔1’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会沿着带钢5’和冷却塔1’内壁往下流,或直接往下落。沿冷却塔1’内壁往下流的那一部分冷凝水会经冷却塔1’下部的冷却塔集水槽7’和冷却塔排水管8’回流到循环水箱中;但沿着带钢5’往下流或直接往下落的冷凝水,如果不在冷却塔带钢入口3’采取水密封措施的话,冷凝水就会往下流,影响到冷却塔1’下面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冷凝水最终会流到冷却塔1’下面的锌锅6’内,冷凝水与锌液相遇,会导致水花和锌液飞溅,甚至会引起锌锅6’爆炸。因此,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带钢入口设置密封装置4’。
图2、3、4为现有气雾冷却塔底部密封装置示意图,主要由气刀1、气刀筒体2、进气口3、带钢入口5、遮水板6、集水槽7和挡水板8构成。采用气刀1、挡水板8和遮水板6等部件对冷却塔带钢入口3’处进行密封。两个气刀1对称放置在带钢入口5上部,呈轴线水平放置,可沿圆周方向旋转一定角度。气刀1的喷气口为一长条形狭缝,运行(合上)状态时,喷气口横截面跟水平面呈20~30°往上朝向带钢。遮水板6设置在带钢5’宽度方向边部外、气刀1的下面、集水槽7的上方,其位置可根据运行带钢5’的宽度通过机械方式横向移动,使距带钢5’边部保持约50~200mm,用于遮挡端部落下的冷凝水。气刀1上的挡水板8用于阻挡落在气刀1上的冷凝水,防止流向气刀1。集水槽7用于收集从遮水板6、气刀筒体2及其它位置滴落的冷凝水,并从集水槽排出口流出。密封装置的作用原理是:用一定压力风机(约6~7kpa)把空气从进气口3送入气刀筒体2,空气从气刀1的喷气口高速往带钢5’方向喷出,气流在带钢5’的两侧形成一层隔水气帘,阻止冷凝水落到带钢入口5区域内,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遮水板的移动装置故障频出,遮水板只固定于一个位置,成了一个摆设,隔水作用不大。另外,现有的气雾冷却密封装置的气刀喷气口为一长条形狭缝,可以隔离从上部落下的冷凝水,但不能隔离从带钢两个边部落下的冷凝水。边部虽然有遮水板可隔离部分冷凝水,但由于遮水板与气刀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而且空气从喷气口高速喷出时,会产生射流效应,在气刀周围形成负压,有一部分冷凝水和水汽会因此从气刀下方和带钢边部抽吸至气刀下面,并从带钢入口落到下面的锌锅内,造成安全事故。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有的气雾冷却装置不是直接设置在锌锅上方,而是要隔着其它如气冷或再加热等装置,与气冷或再加热装置配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效果不好,气雾冷却装置和锌锅之间还需要增加气冷或再加热装置的缺陷。
一种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包括气刀、气刀筒体、进气口、带钢入口、集水槽和挡水板,所述的集水槽为方环形槽,由斜底板、排水口、内侧方形板、外侧板、底板和内侧弧形板构成,集水槽中间为一对内侧方形板和一对内侧弧形板围成内圈方形槽,内圈方形槽正对带钢入口,带钢通过带钢入口时宽面朝向内内侧方形板,侧边朝向内侧弧形板,所述的内圈方形槽通过斜底板架在底板上,所述的排水口开在斜底板与外侧板之间的底板上;
所述的气刀的喷口为环形喷口,气刀喷口由上喷气口、下喷气口、下弧形喷气口、侧喷气口和上弧形喷气口构成,上喷气口和侧喷气口之间的过渡位置为上弧形喷气口,下喷气口和侧喷气口之间的过渡位置为下弧形喷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