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0401.7 | 申请日: | 200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冷却 设备 底部 密封 装置 | ||
1.一种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包括气刀(1)、气刀筒体(2)、进气口(3)、带钢入口(5)、集水槽(7)和挡水板(8),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水槽(7)为方环形槽,集水槽(7)由斜底板(70)、排水口(71)、内侧方形板(72)、外侧板(73)、底板(74)和内侧弧形板(75)构成,集水槽(7)中间为一对内侧方形板(72)和一对内侧弧形板(75)围成内圈方形槽,内圈方形槽正对带钢入口(5),带钢(5’)通过带钢入口(5)时宽面朝向内侧方形板(72),侧边朝向内侧弧形板(75),所述的内圈方形槽通过斜底板(70)架在底板(74)上,所述的排水口(71)开在斜底板(70)与外侧板(73)之间的底板(74)上;
所述的气刀(1)的喷口为环形喷口,气刀(1)喷口由上喷气口(11)、下喷气口(12)、下弧形喷气口(13)、侧喷气口(14)和上弧形喷气口(15)构成,上喷气口(11)和侧喷气口(14)之间的过渡位置为上弧形喷气口(15),下喷气口(12)和侧喷气口(14)之间的过渡位置为下弧形喷气口(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刀(1)的喷口和集水槽(7)的关系有,以集水槽(7)的底板(74)为基准面,气刀工作状态下,上喷气口(11)中心线高度为H;下弧形喷气口(13)中心线高度为H1;集水槽内侧方形板(72)的高度为H2;集水槽内侧弧形板(75)的高度为H3,它们之间关系有:H≥H3≥H2≥H1;上喷气口(11)往上跟水平面呈θ1角度,15°≤θ1≤35°,下喷气口(12)往下跟水平面呈θ2角度,0°≤θ2≤90°;侧喷气口(14)的端面为从靠近带钢侧逐步向气刀筒体侧过渡的弯曲面,其沿长度方向的截面跟气刀筒体横截面平行;上喷气口(11)与带钢厚度中心的间距T小于内侧方形板(72)与带钢厚度中心的间距T1;两边侧喷气口(14)的中心线距离W1大于内侧弧形板(75)的中心线距离W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弧形喷气口(13)的弧形半径R1和上弧形喷气口(15)的弧形半径R2分别为5mm≤R1≤50mm,5mm≤R2≤5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侧方形板(72)和内侧弧形板(75)之间通过圆角过渡,过渡圆半径R3为200mm≥R3≥5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斜底板(70)跟内侧方形板(72)和内侧弧形板(75)之间的角度θ3为90°≤θ3≤15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喷气口(11)与带钢厚度中心的间距T为100mm≤T≤200mm,所述内侧方形板(72)与带钢厚度中心的间距T1为100mm≤T1≤200mm,T<T1。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侧弧形板(75)和带钢侧边的间距W为50mm≤W≤400m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钢气雾冷却设备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刀筒体(2)上装有拉伸机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