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化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0303.3 | 申请日: | 200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陈建丽;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化合物 | ||
1.一种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将化合物II进行脱去羟基的苯甲酰基保护基的反应,即可;
其中,R1为R2为或者R1为R2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II进行脱去羟基的苯甲酰基保护基的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溶剂为极性溶剂;所述的碱为碳酸钾、氢氧化钾、甲醇钠和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的用量为化合物II摩尔量的2~6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全为止;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10~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的用量为化合物II摩尔量的3~5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全为止;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1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II由下列方法制得:将化合物4进行一个羟基的糖苷化反应,即可;
其中,R1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II由下列方法制得:溶剂中,在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4和化合物8或化合物7进行一个羟基的糖苷化反应,即可生成相应的化合物II;其中,所述的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碱的用量为化合物4摩尔量的1~5倍;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TBAB、aliquat336、TEBA、18-C-6、DB-18-C-6和TBAC中的一种或多种;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化合物4摩尔量的0.01~0.8倍;所述的化合物8或化合物7的用量为化合物4摩尔量的1~5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全为止;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30~8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4由下列方法制得:将化合物3进行脱氢芳构化的反应,即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4由下列方法制得: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3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脱氢芳构化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和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氧化剂为DDQ和/或碘;氧化剂的用量为化合物3摩尔量的0.1~5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全为止;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80~11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3由下列方法制得: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即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3由下列方法制得:溶剂中,在无机强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溶剂为DMF、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强碱的用量为化合物1摩尔量的0.01~2.5倍;所述的化合物2的用量为化合物1摩尔量的0.1~4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全为止;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30~8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酮类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还包含水,并且还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化合物1的摩尔量的0.01~2倍。
11.制备化合物I的中间体化合物3、4或II;
其中,R1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3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