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工艺的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9564.3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猛;王津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H01L21/28;H01L21/336;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工艺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工艺的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器件结构例如申请号为03145409的中国专利提供的存储器结构。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制造方法通常是先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有覆盖半导体衬底的栅极介电层和多晶硅层;接着,图案化栅极介电层和多晶硅层,形成由栅极介电层和多晶硅层组成的栅极叠层。
栅极叠层的图案化过程中可能导致栅极和栅极介电层的损伤,会影响栅极叠层的完整性及其电性品质。例如,可能产生:在栅极介电层邻近栅极底部的区域存在高电场,影响栅极介电层的可靠度;此外,栅极与其下衬底之间的漏电流也会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利用多晶硅的再氧化(re-oxidation)工艺。在一般的多晶硅再氧化工艺中,进行图案化步骤以形成栅极叠层之后,接着实施氧化工艺,在多晶硅栅极暴露的侧壁及硅衬底上形成氧化层。通过所述多晶硅的再氧化工艺,可增加栅极介电层的完整性,并可修补多晶硅栅极的损伤。
另外,为避免上述多晶硅的再氧化(re-oxidation)工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增加沟道长度和栅极介电层的厚度,降低MOS器件的性能。还可以采用氮化多晶硅的再氧化工艺(nitrided polysilicon re-oxidation)来替代上述的多晶硅再氧化工艺,在此工艺中形成氮化氧化硅层以取代氧化层。
不过,无论进行的是多晶硅再氧化工艺还是氮化多晶硅的再氧化工艺,如图1所示,在多晶硅栅极进行再氧化步骤后在栅极10的边缘都会形成有“鸟嘴”结构。所述呈“鸟嘴”的栅极边缘厚度h(单位为埃,)是与再氧化工艺的加热时间(单位为秒,s)有关,厚度h的变化很可能会诱使器件性能的变化和转变,例如半导体器件的灵敏度产生下降。由此可见,再氧化工艺中栅极的边缘厚度是影响半导体器件品质的其中一个因素。因此,为确保半导体器件的品质符合预期,必须监控再氧化工艺,控制再氧化后的栅极边缘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中,如何控制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来防止晶圆产生波动和器件灵敏性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工艺的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栅极的再氧化时间的关系,建立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模型;获得栅极氧化的厚度在不同取值下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得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根据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模型和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参照所需要满足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控制栅极的再氧化时间。
可选地,所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栅极的再氧化时间的关系具体为二者成正相关的比例关系。
可选地,所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具体为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量与栅极的性能参数的变化量成线性的比例关系。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和阈值电压。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阈值电压和寄生电容。
本发明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工艺的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多晶条宽的变化关系,建立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模型;获得栅极氧化的厚度在不同取值下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得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根据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模型和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参照所需要满足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控制多晶条宽。
可选地,所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多晶条宽的变化关系具体为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量与多晶条宽的变化量成正相关的比例关系。
可选地,所述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具体为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的变化量与栅极的性能参数的变化量成线性的比例关系。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和阈值电压。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为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阈值电压和寄生电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利用栅极边缘的氧化厚度、栅极的再氧化时间以及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对半导体器件进行监控时,可以通过调整再氧化时间,控制栅极边缘的再氧化厚度,确保半导体器件的品质符合预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抑制选通二极管之间串扰电流的相变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离子源装卸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