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辅酶Q10的聚肽-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9546.5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章苏宁;张健;贺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122;A61K47/48;A61P39/06;A61P17/18;A61P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辅酶 q10 聚糖 复合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负载脂溶性药物的纳米载药粒子,具体涉及一种负载辅酶Q10的聚肽-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又称泛醌,是一种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安全无毒,能提高有机体的免疫力。将辅酶Q10用于人体皮肤的抗氧化和活化剂,在老年皮肤中具有实质功效,是一种既可作为药物也可以作为保健品的优良抗衰老物质。然而辅酶Q10的水溶性及光稳定性较差,使其应用受到影响,选择适宜的聚合物载体对辅酶Q10进行包埋并制备成纳米粒子,用于药物的传递和控释,具有超微体积,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增加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疗效的特点。
在常用的聚合物载体材料中,人工合成的聚肽共聚物和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以其作为药物载体材料显现出的优良综合性能为人们所关注。对于上述两种药物传输和控释载体,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单一的载药体系。然而对于单一的两亲性聚肽-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载体,最大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易聚集。而单一壳聚糖载体的缺点是对包埋脂溶性的药物有限制。
现有用于制备纳米载药胶束的两亲性聚肽共聚物为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其结构如下:
其中:R为苄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物载体材料停留在单一的载药体系,且单一载药体系稳定性较差,易聚集等缺点提出一种负载辅酶Q10的聚肽-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一种以两亲性聚肽共聚物为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和壳聚糖复合体系为药物载体,以疏水性辅酶Q10为活性物质的含有辅酶Q10的复合纳米粒子,从而获得具有更高稳定性、可缓释、生物相容性好的辅酶Q10纳米疏水药物粒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辅酶Q10的聚肽-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室温下将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和辅酶Q10混合物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四氢呋喃(THF)的混合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在去离子水流中透析72h,除去有机溶剂,再离心分离,控制离心时的转速为5000r/min,时间为10min,除去未包埋药物辅酶Q10,上层清液用直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即得辅酶Q10-聚肽载药胶束溶液;
其中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和辅酶Q10混合物按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与辅酶Q10的质量比1~24∶1~30混合;
其中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四氢呋喃(THF)的混合溶剂按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与四氢呋喃(THF)溶液的体积比为7∶3混合;
其中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和辅酶Q10混合物占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混合溶剂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为1∶25;
其中所用的聚-L-谷氨酸-γ-苄酯-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R为苄基;
(2)、将步骤(1)制备好的辅酶Q10-聚肽载药胶束溶液,加入浓度为4.5mg/mL的醋酸调节pH值为5.0,得含辅酶Q10-聚肽的醋酸溶液;同时将壳聚糖溶于相同pH值的醋酸溶液中,壳聚糖与醋酸溶液按重量体积比为3∶1~2混合,待壳聚糖完全溶解后,得壳聚糖的醋酸溶液;
将上述辅酶Q10-聚肽的醋酸溶液和壳聚糖的醋酸溶液按体积比为2∶1混合并搅拌,转速600r/min,边搅拌边滴加浓度为0.5~1.5mg/mL三聚磷酸钠(TPP)溶液,即得负载辅酶Q10的壳聚糖-聚肽复合纳米粒子;
三聚磷酸钠(TPP)溶液的滴加量控制在其与上述辅酶Q10-聚肽的醋酸溶液和壳聚糖的醋酸溶液的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1。
本发明所得的负载辅酶Q10的聚肽-壳聚糖复合纳米粒中的粒子的粒径为80nm~900nm,符合正态分布,粒子的平均载药率为2~20%之间, 包封率为30~70%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燃烧器
- 下一篇:粗颗粒碳化硅制品一次反应烧成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