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深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8882.8 | 申请日: | 200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沈和平;杨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7/02 | 分类号: | C10B57/02;C10B53/00;C10J3/00;C10G69/06;C10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晓玲;丛 芳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深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煤的深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 种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的深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包括:褐煤、长焰煤、气煤等。褐煤是一种不粘 结性或弱粘结性煤,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 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 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 磺化煤或活性炭。长焰煤的挥发分含量也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 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的原料,也可作 民用和动力燃料。气煤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 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故只 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上述的褐煤、长焰煤、气煤等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都含有丰富的有机 质,在中低温干馏时除能生产半焦外,还可生成煤气和煤焦油,一般煤焦油 的产量在8m%~20m%之间。
在我国褐煤、长焰煤、气煤等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是一个储量丰富但 几乎还未被很好利用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 断的扩大。能源战略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 缺油、少气,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缺油、少气、富煤”是我国的基 本国情,在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0%以上。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 断攀升和国内逐年递增的原油需求,国内石油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 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我国能 源结构,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大 力发展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已经成为我 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现有利用褐煤、长焰煤、气煤等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的工业化技术有:
1、气化:气化是将煤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 的煤气,但气化受炉型、煤种、水份、粒度的限制,不能全面实施。
2、炼焦:即隔绝空气将煤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 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 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但是褐煤、长焰煤、气煤等不粘 结性或弱粘结性煤不能单独作为炼焦的用煤,而且只有气煤可以作 为炼焦配煤的一个煤种,使用范围偏低。
3、干馏:把煤置于600℃左右的温度下干馏可生成焦油、焦炉煤气 和半焦。半焦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和氧,原煤中的氮和硫元素 在热解过程中几乎已大部分消耗,少量的氮、硫元素以杂环化合物 的形式存在于半焦中。半焦中碳元素所占比例达95%,可用来生 产硅铁和电石等。
4、直接加氢液化:将煤、催化剂和溶剂油混合,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 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为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但目前煤直 接液化的技术不成熟,而且投资相当高,运行成本也相当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褐煤、长焰煤、气 煤等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为原料,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深加工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煤送入干馏反应器进行干馏反应,生成煤气、 半焦和煤焦油;
(2)所产生的煤气经变压吸附(PSA)技术将其中的氢气提出;
(3)所产生的半焦送入煤气发生器,和氧气、水蒸气反应产生合成气和 煤灰;也可以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进行发电;
(4)所产生的煤焦油进入常压分馏塔进行分馏,得到含酚油、塔顶油及 塔底重油;其中含酚油进行抽提得到粗酚产品和脱酚油,脱酚油和塔底重油 进入延迟焦化装置进行热裂解反应。
具体而言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胜帮煤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方法
- 下一篇:塑料件补缺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