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重冷却式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0438.1 | 申请日: | 2009-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0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孔星;尤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创格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H01G4/38;H01G4/33;H01G4/002;H01G2/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冷却 电容器 | ||
1.一种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组(1)及其芯子组引出端(2),其特征是,还包括兼作外壳的低磁导率金属块(3),低磁导率金属块(3)上开设有芯子组容置区间(4),所述芯子组容置区间(4)内安装有电容器芯子组(1),电容器芯子组(1)包括至少两个独立卷绕的电容器芯子(101),相邻的两个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之间设置有导电散热层(5)连接,以使电容器芯子组(1)内的电容器芯子(101)之间构成外部串联连接,且导电散热层(5)与低磁导率金属块(3)接触,使低磁导率金属(3)兼作外壳散热的同时,其内部的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通过导电散热层(5)将热量传递给低磁导率金属块(3)散热,所述电容器芯子组(1)的芯子组引出端(2)延伸出低磁导率金属块(3)表面,且芯子组引出端(2)与低磁导率金属块(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低磁导率金属(3)块上设置有冷却水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散热层(5)是一块金属片(51),金属片(51)的两个端面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且金属片(51)与低磁导率金属块(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散热层(5)是两块金属片(52、53),两块金属片(52、53)的外端面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其内端面相互连接紧贴,且两块金属片(52、53)与低磁导率金属块(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片(51、52、53)是由铜、或导电膜、或铝材料制成的、并具有低导磁率、良好散热效果及优良导电能力的金属薄片,金属薄片与对应的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散热层(5)是喷涂在相邻的两个电容器芯子端子(101-1)之间的金属喷涂层(54),且金属喷涂层(54)与低磁导率金属块(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每个独立的电容器芯子(101)由电容器极板(101a)和薄膜介质(101b)卷绕而成,电容器极板(101a)是铝箔、或铜箔、或金属化膜。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低磁导率金属块(3)上设置有多个独立的芯子组容置区间(4),每一个芯子组容置区间(4)内安装有至少两个由导电散热层(5)连接其相邻端子(101-1)的电容器芯子(101),以使其构成串联连接的电容器芯子组(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重冷却式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低磁导率金属块(3)包括上、下两块低磁导率金属块(301、302)构成,每块低磁导率金属块(301、302)上开有多个独立的容置腔(6),上、下两块低磁导率金属块(301、302)对合连接,以使它们对应位置的上下容置腔(6)共同构成多个的芯子组容置区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创格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创格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4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