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9329.8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梁丽敏;徐勇;王欣;骆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25 | 分类号: | C07K14/425;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308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提取 玉米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蛋白粉又称玉米黄粉,是用玉米生产淀粉的副产物。这类玉米蛋白粉的 蛋白质含量在60%左右,但由于缺少赖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生物 学价值低,目前多作为低价值饲料蛋白出售,很多工厂甚至未作任何利用,任其 随废液排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本发明涉及的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蛋白粉中的主要蛋白质。其不溶于水和无 水醇类,可溶于60-95%的醇类水溶液中,还可以溶于强碱及丙酮、醋酸等有机 溶剂中。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具有成膜性,当溶剂挥发后,蛋白质凝聚会形成光滑、 透明且具有阻湿性、阻氧性、肠溶性等特点的玉米醇溶蛋白膜。由于玉米醇溶蛋 白不溶于水,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且存在色泽和气味问题,因而较少作为食品 原料应用,但其独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使其在医药卫生及食品化工等领域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玉米醇溶蛋白主要是作为药用辅料,用作片剂包衣及缓 释壁材,也可应用于糖果包衣、水果及肉类产品保鲜涂层、油脂包埋壁材、生物 可降解塑料、粘合剂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得率高,纯 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波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加入 复合酶分步进行处理,过滤,将滤渣加入乙醇水溶液,微波提取,离心分离得玉 米醇溶蛋白提取液,加水稀释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液的乙醇浓度得玉米醇溶蛋白沉 淀,最后经干燥得玉米醇溶蛋白成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加水,调整pH5.0~6.5,加入α-淀 粉酶,65~90℃反应1.5~6小时,然后升温到120~140℃灭酶,待温度降到室 温后调整pH3.0~5.0,加入糖化酶,45~60℃反应1~4小时,再升温到90~110 ℃灭酶,过滤,弃去处理液;
(2)提取:将滤渣加入乙醇水溶液,微波提取;
(3)离心:离心分离,所得溶液为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液;
(4)沉淀:加水稀释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液的乙醇浓度,静置,得玉米醇溶 蛋白沉淀;
(5)干燥:玉米醇溶蛋白沉淀经真空或鼓风干燥,得玉米醇溶蛋白成品。
所述步骤(1)中玉米蛋白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4~10。
所述步骤(1)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玉米蛋白粉重量的0.1~0.5%;糖化酶 的加入量为玉米蛋白粉重量的0.2~1.0%。
所述步骤(2)中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70~90%。
所述步骤(2)中滤渣和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千克∶6~14升。
所述步骤(2)中微波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00~500瓦,提取时间3~15分钟。
所述步骤(4)中加水体积为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液体积的2.5~5倍。
所述步骤(4)中静置时间为2~12小时。
所述步骤(5)中干燥条件为温度50~100℃,时间4~20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前处理,可显著减少产品中的杂质, 提高产品的纯度。
(2)本发明采用微波技术进行提取,解决了用普通加热方法提取时提取率 低、提取时间长、能耗较高的问题。
(3)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有利于玉米蛋白粉的综合开 发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 的目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