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发动机排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037.0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金华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F01N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800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排气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发动机排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发动机排气管其结构均是鼓芯及连接于鼓芯的进气孔、出气孔组成,在鼓芯内设置有迂回走向的排气管径及由间隔网板组成的消音室以达到把声音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声音分贝之下,其结构简单,但其吸音效果差,废气难于排出,整个鼓芯内部排气不通畅,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废气储存在燃烧室内,阻碍了燃烧室的燃烧效率,使其动力难于发挥,而且发动机耗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排废气通畅,吸音效果好,省油而且可以使发动机燃烧室空气充分燃烧以达到最佳动力的发动机排气管。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发动机排气管,包括鼓芯(1)、进气孔(2)、出气孔(3),所述的鼓芯(1)由延伸至鼓芯内部的进气孔(2)、出气孔(3)及由多个间隔网板(4)组成多个消音室的密封的中空管筒结构,由多个间隔网板形成的消音室内周边设有带网孔(7)的网板(8)及消音棉(9),延伸至鼓芯中空管筒结构内的进气孔端周边设有众多的消音孔(5),在进气孔设有消音孔的位置外周设有单独密封的空腔室(6),该空腔室填充有消音棉以形成单独密封的消音室。
在进气管进气方向指向鼓芯中空管筒结构的端部上亦设置有带网孔的网板及消音棉。
所述延伸至鼓芯中空管筒结构内的进气孔上开设有用于消除因排气鼓胀而出现共振现象的多个通孔(10)。
鼓芯(1)及连接于鼓芯的进气孔(2)、出气孔(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本发明产品不容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消音棉可以采用耐高温钢羊毛及玻璃纤维棉组成,其耐高温,吸音效果好,彻底解决了排气过程声音大的问题,而且采用少量的间隔网板加大量的吸音棉,可以有效地把排气管的声音控制以70分贝以下,从而达到国家所规定的环保标准。
本发明产品采用少量的间隔网板加大量的吸音棉,使发动机排气更加顺畅,发动机在高速动转或怠速时都非常安静,无共振音,分贝控制在70分贝以下。
本发明产品经过初步试验证明:在吸音方面,本发明产品吸音效果比现有技术产品吸音效果高出8~10分贝;在油耗方面,本发明产品比现有技术产品节省油耗0.3~0.5L/100公里;在动力方面,本发明产品使车辆发动机在爬坡时更显动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鼓芯中空管筒结构内采用少量的间隔网板加大量的吸音棉形成多个消音室,在保持排气通畅的情况下有效达到最佳的吸音效果,使其废气顺畅排出,减少了发动机的负荷,废气的顺畅排出使燃烧室获得更加足够的进气量从而保证燃烧室的空气更加充分燃烧,使其动力得到最佳的发挥,有效清除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积炭,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而达到超静音、强动力、低耗油、高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产品多重吸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排气管,包括鼓芯1、进气孔2、出气孔3,所述的鼓芯1由延伸至鼓芯内部的进气孔2、出气孔3及由多个间隔网板4组成多个消音室的密封的中空管筒结构,由多个间隔网板形成的消音室内周边设有带网孔7的网板8及消音棉9,延伸至鼓芯中空管筒结构内的进气孔端周边设有众多的消音孔5,在进气孔设有消音孔的位置外周设有单独密封的空腔室6,该空腔室填充有消音棉以形成单独密封的消音室。
在进气管进气方向指向鼓芯中空管筒结构的端部上亦设置有带网孔的网板及消音棉。
所述延伸至鼓芯中空管筒结构内的进气孔上开设有用于消除因排气鼓胀而出现共振现象的多个通孔10。
鼓芯1及连接于鼓芯的进气孔2、出气孔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本发明产品不容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消音棉可以采用耐高温钢羊毛及玻璃纤维棉组成,其耐高温,吸音效果好,彻底解决了排气过程声音大的问题,而且采用少量的间隔网板加大量的吸音棉,可以有效地把排气管的声音控制以70分贝以下,从而达到国家所规定的环保标准。
本发明产品采用少量的间隔网板加大量的吸音棉,使发动机排气更加顺畅,发动机在高速动转或怠速时都非常安静,无共振音,分贝控制在70分贝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金华,未经袁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