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纳米壳的抗氧化剂清除H2O2能力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6204.X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钱卫平;马小媛;李慧;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抗氧化剂 清除 sub 能力 测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纳米壳的抗氧化剂清除H2O2能力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将金纳米颗粒与氨基化的SiO2胶体溶液混合、搅拌,所加的金纳米颗粒的量应使金纳米颗粒在氨基化的SiO2小球表面的覆盖率理论计算值不少于30%,金纳米颗粒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于氨基化的SiO2胶体颗粒表面,得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在对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后,除去上层未被吸附的金纳米颗粒,再在除去未被吸附的金纳米颗粒后的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中加纯水稀释,并使沉淀分散于纯水中得到纯化的SiO2/GNPs复合物颗粒,SiO2/GNPs复合物颗粒在稀释后的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中的浓度为2×1010个/mL~2×1012个/mL;
2)在0.01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碳酸钾作为反应体系的稳定剂和质量体积比浓度为1%的氯金酸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碳酸钾及氯金酸溶液的体积mL、质量mg、体积mL比为20~500∶5~125∶0.3~7.5,搅拌均匀,于4℃陈化至少24h,得到碳酸钾做稳定剂的氯金酸溶液;
3)在0.01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待检测的抗氧化剂与H2O2,待检测的抗氧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摩尔浓度为3μM~1200μM,H2O2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摩尔浓度为50μM~500μM,磷酸盐缓冲溶液、待检测的抗氧化剂及H2O2的体积比为0.6~15∶0.02~0.5∶0.04~1,混合并反应1~5min后,再向其中加入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和步骤2)所得的碳酸钾做稳定剂的氯金酸溶液,此时SiO2/GNPs复合物颗粒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摩尔浓度为1.34×10-11M~13.4×10-11M,氯金酸的终摩尔浓度为0.66×10-4M~6.6×10-4M,反应2~20min,剩余的H2O2将氯金酸还原成金纳米颗粒并沉积在SiO2/GNPs复合物颗粒表面,形成包覆不完整的金纳米壳;将上述反应形成的包覆不完整的金纳米壳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进行表征,记录包覆不完整的金纳米壳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记为W1;将不加抗氧化剂时由相同浓度H2O2制备得到的金纳米壳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记为W;将不加抗氧化剂和H2O2时相同浓度SiO2/GNPs复合物颗粒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记为W0,通过公式计算得该浓度的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百分数;
4)根据步骤3)计算所得的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数值大小,通过增加和/或减小抗氧化剂的浓度,得到不少于4个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分别重复步骤3),计算得不同浓度下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以所得到的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中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构成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范围,如果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范围不能覆盖抗氧化剂的IC50值,则重复步骤4),直到IC50值落入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范围;
5)根据步骤3)-步骤4)得到的抗氧化剂对H2O2的清除率数据,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绘制出H2O2的清除率与相应的抗氧化剂浓度的关系曲线,并从图中读出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为c,单位为M,c即为所选抗氧化剂的IC50值,将c取倒数,即1/c为抗氧化剂清除H2O2能力的大小,单位为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2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动力液压储能风门
- 下一篇:环保型仿金电镀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