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新型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334.1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周平;李井泉;段诺;吴世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1/31;G01N21/76;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标记 黄曲霉 毒素 sub 新型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的新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用纳米金标记AFB1人工抗原,使其与AFB1标准抗原直接竞争同固定化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2)加入银增强溶液,以金为核沉积生长银,通过检测吸光度来确定纳米金表面沉积的银的量,从而对AFB1进行间接定量检测。
(3)进一步将银化学溶出,采用溶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通过二次信号放大,实现了AFB1的超灵敏化学发光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的新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金标记AFB1人工抗原的制备:
取1mL纳米金于离心管中,加1.5mL溶于0.01mol/L磷酸缓冲液(PBS)中的人工抗原于其中,充分混合。室温下放置1h,12000g离心45min,除去上清液后,加入1.5mL 1%BSA,重悬沉淀物,置冰箱4℃保存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的新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银增强液的制备:
0.85g氢醌溶于15mL超纯水中;1.175g柠檬酸三钠/1.275g柠檬酸溶于5mL超纯水中;0.5g硝酸银溶于2mL超纯水中,溶液均需新鲜配制,确保无结晶体析出且无色,氢醌和柠檬酸混合液应在银增强前30分钟左右保持37℃温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的新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将银化学溶出,采用溶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超灵敏检测。
此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用HNO3(v/v)来溶解银,溶解时间采用15分钟。
第二步:溶解所得的银离子溶液中均加入60μL 5mol/L的NaOH来调节其酸度。然后该溶液转移至含有200μL 2%(m/V)K2S2O8,40μL 6×10-3mol/L MnSO4和36μL 1∶1(v/v)H3PO4的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马上放入90℃水浴中加热7分钟。流水冷却中止该催化反应并用5mol/L NaOH调节溶液的pH值至10。取该溶液50μL转移至石英发光管中,然后注射入200μL luminol(1μmol/L,pH13.5)同时在发光分析仪上记录发光信号。该实验中银离子的化学发光强度和金标抗原的浓度成正比(与样品中AFB1的含量成反比),可以得出化学发光信号和待测AFB1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3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醉蒸发器灌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备治疗烧烫伤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