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硝基氯苯在水溶剂中反应生产氨基苯甲醚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3501.9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睿;菅盘铭;范以宁;赵红坤;菅睿琪;宋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铭睿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17/84 | 分类号: | C07C217/84;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巫士华 |
地址: | 211402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硝基 氯苯 溶剂 反应 生产 氨基 甲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混合硝基氯苯在水溶剂中反应生产氨基苯甲醚的工艺,属于化 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甲醚、对氨基苯甲醚)是合成染料,香料及医药的中间体, 可制造偶氮染料,冰染染料,色酚,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人造麝香等100多种精 细化学品,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近年来氨基苯甲醚在国内快速发展。 据统计,2008年全球产能已达到12万吨,而国内年产能已达8万吨以上,在 国际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统的邻氨基苯甲醚或对氨基苯甲醚的生产工艺是以邻硝基氯苯或对硝 基氯苯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经过醚化、加氢、分离、精馏等过程而制得。 这种传统的制备工艺存在着最大的缺点是溶剂回收效率低,不仅成本提高,而 且对环境污染加大;氯苯硝化油分离困难,由于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间硝 基氯苯三者的沸点相近、沸点高,通常采用真空精馏分离或精馏-结晶分离技 术,分离时耗能、耗时,并且在硝基苯甲醚纯化时产生大量污水,造成严重的 环境污染和原料流失。由于上述原因,国内氨基苯甲醚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 华东化工学院(中国专利CN85102845A)报道了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邻硝基 氯苯或对硝基氯苯醇-水溶液中醚化,制得邻硝基苯醚或对硝基苯醚。常州市 佳森化工有限公司公开了用氯苯生产邻硝基苯甲醚、对硝基苯甲醚和间硝基氯 苯的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85488.8)。反应在甲醇-氢氧化钠溶液 中醚化,甲醇与氢氧化钠的比例为100ml∶13.5g左右,硝基氯苯与氢氧化钠 的摩尔比为1.0∶1.05左右;得到的醚化反应产物经过醚化剂蒸发回收后,真 空蒸发分离。常州市佳森化工有限公司还公开了硝基苯甲醚混合物催化加氢制 备氨基苯甲醚的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8490.5),该工艺是以甲醇 为溶剂,以邻硝基苯甲醚和对硝基苯甲醚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入氢气, 进行连续式或间歇式催化加氢反应,经过精制分离后得到产品。2008年常州 市佳森化工有限公司再次公开了以硝基苯甲醚和硝基氯苯混合物为原料制备 氨基苯甲醚和苯胺的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23267.4),该工艺以 甲醇为溶剂,原料与甲醇比例为1∶0.5-5(所述比例为质量g与体积ml之比), 以硝基苯甲醚和硝基氯苯混合物为原料,以Pd-C或Pt-C为催化剂,进行催化 加氢,制得氨基苯甲醚和苯胺。该工艺仍然以有机物甲醇为溶剂,没有摆脱传 统工艺的束缚;并且对原料的组成要求严格,对硝基苯甲醚和邻硝基苯甲醚的 比例为1∶1-2,间硝基氯苯的含量最大为1.2%。
目前,所公开的制备氨基苯甲醚发明技术中仍然以有机物甲醇为溶剂,没 有摆脱传统工艺的束缚,对原料要求严格,如要求硝基氯苯醚化反应要彻底, 或要求在加氢前脱除硝基氯苯。这必然导致对溶剂回收设备、安全级别、废水 处理、硝基氯苯醚化反应或原料前处理要求提高,生产成本提高,对环境保护 的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小、产品纯度高、环 保、毒害低的由混合硝基氯苯生产氨基苯甲醚的方法,能够弥补上述缺陷的新 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硝基氯苯在水溶剂中反应生产氨基苯甲醚的 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式为:
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1)醚化反应:以水为溶剂,在氢氧化钠的催化作用下,使混合硝基氯苯与甲醇 进行反应。具体步骤为:在反应器中加入混合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含量30-68%,对硝 基氯苯含量68-30%,间硝基氯苯1-2%),甲醇,氢氧化钠。搅拌、加热至70℃后加入水, 混合硝基氯苯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0.2-1,混合硝基氯苯与水的质量比为1∶0.2-1.2, 混合硝基氯苯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3-0.5,反应温度70-150℃,压力0.1-1.6Mpa, 反应4-12小时;
(2)液-液分离:将(1)中醚化产物降温至室温,使油水相分离,除去水相,得 醚化油。水相滤除杂质后,分析其中的氢氧化钠和甲醇含量,二次配料时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铭睿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未经扬州铭睿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乒乓球桌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