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3345.6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为完;胡学明;秦锦生;张京京;王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万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P1/02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 地址: | 2264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主要原料 生产 植脂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脂末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粮食作物品种,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我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水稻的在面积种植和稻谷的高产做了了重要的贡献。经历了几年的“卖粮难”后,近几年出现了农产品供应趋势紧和价格普遍上扬的现象。在国家日益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探讨粮食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议。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能源等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资源角度讲,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特别是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充分有效地利用粮食这种可再生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稻谷加工后,主副产品主要有精米、碎米、米糠、稻壳等。其中碎米是指稻谷在脂壳、碾米等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米粒,是主要副产物之一,一般产生稻谷量重的10%~15%,基于我国稻谷产量(约1.85亿吨/年),每年所产生的碎米约1850~2775万吨,是一宗不可忽视的粮食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米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品分级整理程度的逐步加强,所产生的碎米将越来越多。碎米的营养成分与大米相近,但价格仅为大米的1/3~1/2,造成了稻谷资源的很大浪费,浪费了精米加工的经济效益。因此研制开发碎米产品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碎米综合利用的传统产品主要是酒、醋和饴糖。近二十年,我国粮食工业工作者在碎米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一批新产品。碎米综合利用新途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开发利用碎米中含量较高约75%)的淀粉,主要产品有果葡糖浆、麦芽糖醇、山梨醇、液体葡萄糖、饮料等;二是开发利用碎米中的植物蛋白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根据需要生产婴儿、老年人、病人等特殊人群的优质高蛋白食品。
国际上碎米也有新应用,代表性的产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在香肠中加入碎米作原料,使香肠含脂肪量减少50%,热量减少40%,大米又起粘着剂作用,赋米香、保水性、口感好的效果。②以大米糖浆代表麦芽,开发豆乳饮料,与豆乳有互补性。③大米糖浆饮料,含有与牛乳一样的Ca、VA、VD,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宜对牛乳乳糖缺乏乳糖分解酶导致肠道不适者饮用。
尽管多年来,国内外诸多粮食工业科技工作者在碎米深加工方面付出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至目前为止,由于诸多因素,碎米并没有得到很多升值,国内大部分碎米仍然以饲料形式低价出售,跟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碎米资源的精深加工,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仍然任重而道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操作的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碎米葡萄糖浆:
(1)将碎大米淘洗、去杂;
(2)用35~45℃热水浸泡,至无硬米芯;
(3)带水湿磨,至米粉浆细度为50~80目;
(4)调浆:将米粉浆中加入6~8IU/Lα-耐高温淀粉酶,搅拌均匀;
(5)在喷射温度为105~108℃下喷射液化;
(6)95~98℃下保温至DE值为10~15;
(7)在140℃以上高温喷射灭酶;
(8)过滤,滤液冷却至45~55℃,加入葡萄糖糖化酶,在55~60℃保温糖化至DE值25~30;
(9)升温灭酶:在搅拌下,糖化罐升温至80~100℃灭酶;
(10)脱色:加入0.5~0.8%重量的活性炭,搅拌、脱色,过滤;
(11)滤液冷却后流经离子交换阳离子柱和阴离子柱;
(12)交换液过滤,除去肉眼可见杂质;
(13)浓缩:采用三效或四效浓缩装置进行浓缩,最终得到的碎米葡萄糖浆浓度为65~75%。
B:将得到的碎米葡萄糖浆与植物油、乳化剂混合,并经预乳化、均质、喷雾造粒干燥、筛分得到植脂末产品;所用的碎米葡萄糖浆、植物油、乳化剂是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碎米葡萄糖浆 48~75%
植物油 23~50%
分子蒸馏单甘酯 0.7~0.9%
硬脂酰乳酸钠 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万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万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通用探头的活检装置
- 下一篇:折叠台以及烹调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