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酶靶向纳米载药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8176.7 申请日: 2009-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1480377A 公开(公告)日: 2009-07-15
发明(设计)人: 刘宝瑞;李茹恬;钱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47/42;A61K47/34;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 鸥;吴 澄
地址: 210008***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肿瘤 靶向 纳米 高分子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载体,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在肿瘤组织局部靶向性投递药物的抗肿瘤的肿瘤酶靶向纳米载药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目前,肿瘤的内科治疗最主要的手段是化疗。但是,化疗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非常大,使得化疗的应用受到局限。许多和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是与化疗药物剂量大小成正相关关系。降低给化疗药剂量可以减轻毒副作用,但这同时又会降低抗肿瘤疗效。因此,在化疗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之间因此存在着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是采用靶向性的药物载体对药物进行投递,使其在肿瘤局部靶向性释放。靶向性药物投递可以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达到高浓度,但在其余正常的器官组织浓度较低,既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又可避免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在本发明之前,已有许多靶向药物载体被报道,例如热靶向、即在肿瘤局部进行热疗,使得药物在热疗部位靶向性释放,又如磁靶向,是在肿瘤部位外加磁场,使得磁性载体定向到肿瘤。但上述靶向策略都存在的一个不足是,由于热靶向和磁靶向都需要外界的热疗设施或磁场。在实施时,病灶的部位必须明确,因此,对于病灶不明、病灶深在或者广泛转移性的病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手段上来说,也相对较为复杂。

另外,已经合成的PEG-PEP-阿霉素和羟乙基淀粉-PEP-MTX(甲氨蝶呤)的药物投递体系,证明这种体系可以使药物在肿瘤部位特异性释放,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构建的药物投递体系,牵涉到化学键与药物(比如阿霉素、MTX)的结合,在工艺上难度大,而且难以推广到其他的化疗药物。此外,化疗药物分子上引入新的化学键,也很有可能改变化疗药物本身的活性,影响药物的疗效,这是它致命的弱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究、发明一种抗肿瘤纳米酶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肿瘤酶靶向纳米载药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步骤如下:

(1)疏水片段PCL的制备及活化

以ε-己内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含有羧基的PCL-COOH,然后采用EDC将PCL-COOH末端氨基化,合成末端带有活性氨基的PCL-NH2,具体反应如下:

R=CH2CH(CH3)2

(2)亲水片段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肽链的连接

采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PEP的氨基端反应,合成为亲水片段mPEG-PEP,具体反应为:

(3)亲水片段mPEG-PEP和疏水片段PCL-COOH的连接

在EDC、DMAP、NHS存在的情况下,mPEG-PEP末端的羧基和PCL-NH2末端的氨基反应,形成mPEG-PEP-PCL两嵌段共聚物;

(4)载体的制备

将嵌段共聚物溶于等体积比的乙醇和丙酮中,再将所制得的溶液滴入25倍体积的冷纯水中,减压抽除有机溶剂,将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到载体,-20℃冷冻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能够制备出一种智能型纳米靶向药物载体,这种载体对药物的包载为非化学键结合,其中的亲水片段作为外壳包裹疏水片段内核形成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胶束中含有PEG亲水嵌段,因此,可以保护载体在人体内长循环不被清除。由于载体中含有肿瘤局部特异性高分泌的酶:MMP2/9的底物肽段,因此,MMP2/9可作为载体结构变化的触发介质。载体在循环到MMP2/9高表达的部位时,便会被MMP2/9解离,PEG段和PCL段分离,使载体的疏水段暴露,并在肿瘤组织部位聚集,与周围组织发生作用,使疏水片段作为载体所携带的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细胞处释放,达到靶向释放药物的目的。本发明制备出的智能型抗肿瘤纳米酶靶向药物载体,解决了现有化疗药物应用中,药物在肿瘤组织分布不高的缺陷,减少了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害。

本发明利用了肿瘤组织特异性高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metallopeptidase-2/9,MMP-2/9,又称明胶酶、IV型胶原酶)的特性,将MMP2/9特异性水解的底物肽链(下文简称PEP)作为载体亲水段和疏水段的连接,一旦微球到达肿瘤组织,MMP2/9即可将该PEP水解,微球形态发生改变,疏水部分暴露,使药物得以特异性释放或被肿瘤组织摄取。对于MMP2/9不表达或低表达的组织,毒性较小。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MMP2/9特异性底物肽段序列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