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它们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6697.9 | 申请日: | 2009-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汤鲁宏;戴阿娟;王择;孙阳;刘信宁;徐玲燕;方鑫;邱爽;曹雅晴;徐晓敏;姜瑞霞;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汤宁 |
| 主分类号: | C07D307/62 | 分类号: | C07D307/62;C07D491/052;C07D405/12;C12P17/04;C12P17/18;C12P17/16;A61K31/365;A61K31/436;A61K31/407;A61K31/405;A61P29/00;A61P19/02;A61P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 丙酸 抗坏血酸 制备 方法 含有 它们 药物 | ||
1.一类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其特征为符合式(I)的化合物,以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
其中R代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它是L-抗坏血酸-6-O-(S)-布洛芬酯,其外消旋混合物L-抗坏血酸-6-O-布洛芬酯,以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L-抗坏血酸为底物,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在特定的反应介质中,跟另一底物,式(II)化合物
RCOOH (II)
式中R如上文定义,
按照下面的反应方程式发生酯化反应制得:
该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特定的反应介质中,使L-抗坏血酸的6-羟基和式(II)化合物发生酯化反应,生成L-抗坏血酸的6-O-酸酯,得到一个由反应物L-抗坏血酸、式(II)化合物和反应产物-L-抗坏血酸的6-O-酸酯以及水构成的平衡混合物,
(2)对该平衡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目的产物式(I)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脂肪酶系指Novozym435或胰脂肪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介质系指丙酮、叔丁醇(2-甲基-2-丙醇)、叔戊醇(2-甲基-2-丁醇)、己烷、辛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以及其他任何可供脂肪酶在其中催化该反应进行的液体或流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酯化反应系指反应体系在反应温度为-30-200℃,反应压力为0.0001-0.5MPa的条件下进行的,利用脂肪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反应产物的过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分离提取为萃取、结晶、柱层析、溶剂回收以及其他任何必要的从反应混合物中得到纯物质的操作过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芳基(乙)丙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分离提取在温度为-30-200℃,压力为0.0001-3.5MPa的条件下进行。
9.药物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本身或其与一种或多种惰性、无毒的可药用赋形剂或载体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它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按照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用于消炎、解热、镇痛、治疗关节炎、痛经、多发性硬化症、囊性纤维化肺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缺血性脑损伤、老年痴呆症和某些癌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汤宁,未经江南大学;汤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6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部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死角零泄漏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