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6627.3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陶先平;陶望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段 语义 web 服务 发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计算中,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所 需要的Web服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当前企业应用集成的重要手段,Web服务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企业 应用开发途径,这主要得益于其高度的跨语言、跨平台等特性。对于web服务而 言,它被服务请求者使用的首要条件,就是后者需要知道其位置,也即服务请求 者调用服务的第一步,就是发现服务。传统服务发现机制基于UDDI/WSDL,本质 上通过关键字匹配来完成。这种发现机制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缺乏显式的语义描 述,从而可能导致两个相同的WSDL描述所表示的web服务,可能具有完全不同 的功能。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通过融合传统web服务和语义网技术, 将web服务语义信息加入到web服务描述中去。语义web服务本质来说,只是通 过语义网技术,如本体等,将web服务相关的语义信息,诸如服务的功能、QoS 等信息,加入到服务描述中去。服务本身并没有变化,服务请求者与服务之间的 互操作协议及架构完全可以与传统的协议与架构相同。目前,已存在多种语义 web服务的描述语言,如OWL-S、DAML-S等。
基于语义技术的web服务发现,目前已是web服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整体 上来说,这类工作一般流程是:首先,给出web服务的一个结构化语义描述,结 构中的元素一般取之于服务的属性,比如输入、输出、服务Precondition等, 描述一般都基于本体技术;其次,在所定义的结构化描述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算 法,对服务中的每一个属性与服务请求中所包含的相应属性进行匹配;最后,综 合各个属性的匹配结果,根据一定的策略做出最后抉择,以确定该服务是否满足 服务请求。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对所选取的服务按照相似度或其他的度量值进行 排序,再根据一定的策略,实现服务的自动调用。
纵观当前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基于 相似度度量函数和基于逻辑推理。基于本体相似度度量方法,首先需要给出一个 本体相似度度量函数,然后计算服务描述中各个属性与服务请求中相应属性相对 于该函数的值,如果满足服务请求者所提供的相似度阈值,则表示在这个属性上, 服务满足服务请求;否则表示不满足,此时一般停止与该服务继续进行匹配。这 种方法一般针对服务描述中所选取的元素为服务描述性属性,比如输入、输出等。 它实现起来相对简单,但它仍然是一种服务接口级别的匹配,精度仍然不够。基 于逻辑推理的服务匹配方法,除了要确定服务的结构性语义描述外,一般还需要 选择一个本体推理工具,如Jena、Protégé等。在这种方法的结构语义描述中, 不仅可以包括服务描述性元素,而且可以包含与服务相关的条件,比如服务执行 前件等。这种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的优点是精度相对要高,缺点是速度较慢、 实现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准 确地定位Web服务的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1、一种多阶段语义Web服务发现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注册领域本体知识到Web服务注册中心;
2)构造Web服务请求描述文档并提交给Web服务注册中心,其步骤是:
21)填写Web服务相关的通用信息,包括服务的名称、服务调用地址、 接口名称和所属领域本体;
22)填写Web相关的输入输出信息,包括输入的名称、数据类型、所属 领域本体概念以及输出的数据类型和所属本体概念;
23)填写Web服务相关的约束规则,包括服务的执行前件约束、后件约束 以及执行结果约束;
3)Web服务注册中心对该中心的所有Web服务与该服务请求,进行基于相 似度度量函数的类型匹配;
4)Web服务注册中心对经过步骤3)过滤的Web服务集合与该服务请求,进 行基于相似度度量函数的本体概念匹配;
5)Web服务注册中心对经过步骤4)过滤的Web服务集合与该服务请求,进 行基于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子集的约束匹配;
6)Web服务注册中心根据本次查找的结果,基于Web服务发现历史信息的 相似度,确定是否触发调节因子调整过程。
上述步骤1)注册领域本体知识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液压抓料机电缆卷筒与主机同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缆的收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