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967.4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敏;仲兆平;金保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7/00;C05G3/00;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桑 副产品 蚕沙 发酵 废弃物 食用菌 培养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方法为:将蚕桑副产品蚕沙进行堆沤预处理,预处理后的蚕沙中加入接种污泥,投加到沼气池中,往沼气池内加水,使沼气池内发酵液的体积占沼气池体积的80%~85%,加盖密封,高温厌氧发酵,产沼气,同时产生沼液和沼渣;取沼液,加入沼液体积3~4倍的洁净清水,配成沼液肥料,在首次培养的食用菌培养至菌盖形成时,用所述沼液肥料追肥;取沼渣,加入沼渣体积60%的洁净清水,配成沼渣肥料,在首次培养的食用菌培养至菌袋脱袋后得到的废弃菌渣中,加入上述沼渣肥料,装袋灭菌,再次接种食用菌菌种、进行食用菌的二次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培养的食用菌以蚕桑副产品桑枝条培养,培养方法为:将桑枝条粉碎成桑枝屑,以桑枝屑、豆饼粉、麸皮和石膏粉作为原料配料,四者的质量百分配比为:桑枝屑86%~88%、豆饼粉1.9%~.2.1%、麸皮9%~11%、石膏粉0.9%~1.1%,加入上述原料总质量55%~60%的水,混合均匀,装袋灭菌,接种食用菌菌种,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灭菌的方法为常压灭菌100℃、8~10小时,或者高压灭菌0.138兆帕、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沼液配成沼液肥料和取沼渣配成沼渣肥料的时间均为所述沼气池产沼气半年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蚕沙进行堆沤预处理的方法是:在蚕沙中加入过磷酸钙和尿素,过磷酸钙和尿素的加入量分别为蚕沙质量的0~2%和0~0.5%,然后加入水使之充分拌合均匀后进行堆沤,堆沤7~8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沼液肥料追肥的方法为,将沼液肥料轻轻浇灌于菌床表面,保持床土平整,随后淋一遍清水,待沼液肥料下渗、菌表面的水份干后覆盖农膜保温保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9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无线网络数据冗余发送方法
- 下一篇:万向办公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