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扩张融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866.7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乃庆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36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融合 | ||
1.一种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两头部、两颈部、腰部、连管、 把手和旋柄;所述的两头部和两颈部之间、两颈部近侧端之间通过铰接成为 一个整体,所述的两头部、两颈部、腰部、连管、把手均为中空体,一拉杆 贯穿所有上述中空体,所述的旋柄连接一拉紧螺栓,所述的拉紧螺栓与所述 拉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两侧有撑杆,所述的撑杆两端分别与所 述的拉杆和所述的两头部通过销活动连接,所述的腰部远端与所述的两颈部 近端相顶触,所述连管的近端与所述的把手远端固定连接,一柄托的远端设 置在所述的把手近端侧,所述的旋柄与所述柄托的近端侧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采用 椭圆形、长方形、球拍形、圆形或半圆形,所述的头部上设有植骨窗,所述 的头部应用于胸腰段经椎弓根入路时其合拢的宽度和高度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颈部 呈方块形,方块形的中央有一植骨窗;颈部近端内侧为铰接部,外侧为与颈 部纵轴成90°夹角的凸出,当两颈部完全撑开互成180°时,凸出部平面互 相阻挡;当颈部完全撑开时,颈部与头部成直角,头部内侧设有突出边,以 维持此直角位,头部完全遮住颈部铰接处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撑杆 呈方块形,所述的撑杆上有多个植骨窗;所述的撑杆至少设置一对,撑杆的 远端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拉杆活动相连并互相活动连接,近端通过连接销与所 述头部的内侧或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撑杆远端内侧为铰接部,外侧为与撑杆 纵轴成90°夹角的凸出,当两撑杆完全撑开成180°时,凸出边互相阻挡; 当撑杆完全撑开时,撑杆与头部成直角,头部内侧设有突出边,用以维持此 直角位,头部完全遮住颈部铰接处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头部、所述的颈部和所述的撑杆内侧构成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远端 段截面为方形,近端段截面为圆形,两段之间设有锁紧销或螺纹;拉杆的远 端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撑杆远端活动连接,拉杆近端与所述拉紧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的近端 与所述把手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连管的远端与所述腰部的近端内侧连接, 所述腰部的远端与所述颈部的近端相互顶触;所述连管和所述腰部均为细圆 管,所述连管的外径小于所述腰部的外径,可套入所述腰部圆管内,腰部可 以在原位旋转,腰部的直径等于头部合拢时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柄托上 设有一环槽,所述旋柄的远端扣合于所述柄托的近端侧,所述旋柄的侧壁上 设有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嵌合在所述柄托外周上的所述环槽 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扩张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把手近 端侧和所述柄托的远端侧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纵向开槽,一指针穿过所述 把手和所述柄托的纵向开槽与所述拉紧螺栓或所述拉杆相固定,所述的指针 突出所述纵向开槽外,在所述的开槽边设置有刻度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乃庆,未经吴乃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8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片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医疗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