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弹丝及其加工方法、专用设备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5490.X | 申请日: | 2009-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景红川;清水敏昭;渡边郁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22 | 分类号: | D02G3/22;D02G1/02;D02J1/08;D02J1/22;D02J13/00;D06M11/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弹丝 及其 加工 方法 专用设备 用途 | ||
1.一种加弹丝,其特征是:其截面形变度范围在0.5~35%之间,沸水收缩率在15%以下,伸缩复原率CR值在5%~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丝,其特征是:该加弹丝的单丝纤度不小于0.2且不大于5.0dtex。
3.一种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原料丝,从原丝架上引出依次经过第一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热箱、专用装置、假捻器,纱线在热箱中的由假捻器提供的实际捻数经专用装置干扰使其下降,纱线加捻的起始点为热箱前端的第一罗拉,热箱内纱线的实际捻数控制范围在20~2000T/M之间;所述专用装置在热箱和假捻器之间,由V形凹槽表面的干扰器和两端的开口导丝器组成,干扰器上两侧纱线形成的内夹角角度的范围在10~160°之间,纱线在通过干扰器的V形凹槽表面处,与V形凹槽表面贴合呈曲折状;
②纱线超喂进入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网络器,通过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
③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料丝为合成纤维纱,所述假捻器为叠盘式或皮圈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料丝在喂入第一送丝罗拉前可先经过预热拉伸,预热温度范围为50~100℃,预热拉伸率范围为1.15~1.6。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罗拉后的纱线可通过再热热箱进行二次加热定型。
7.一种加工加弹丝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包括第一送丝罗拉、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萝拉,在第一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依次设有热箱、专用装置、假捻器,在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设有网络器,在第三送丝罗拉后设置卷取机构;所述专用装置在热箱和假捻器之间,由V形凹槽表面的干扰器和两端的开口导丝器组成,干扰器上两侧纱线形成的内夹角角度的范围在10~160°之间。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丝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采用该加弹丝制成编织物后,将其芯部聚酯通过碱处理溶出后形成中空状,且中空状态下单纤维的壁厚范围为2~1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4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