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钇铝石榴石稀土荧光粉的低温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3146.7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焦桓;刘振;武巧莉;王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 地址: | 71006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榴石 稀土 荧光粉 低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低温制备钇铝石榴石稀土荧光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发光材料已经成为信息显示、照明光源、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支撑材料,具有较高发光强度、良好微观形貌和适合粒度的荧光粉可以有效地提高器件的性能。稀土元素掺杂的Y3Al5O12荧光粉,因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彩色场发射显示器件、投影电视、Head-up DisPlay、LED等方面。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是荧光粉发光强度、微观形貌和粒度决定因素,已成为材料学研究的热点。目前,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喷雾干燥法以及燃烧法等。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荧光粉时,原料很难混合均匀,反应温度高,而且产物粒度较大、颗粒呈无规则状、表面不平整;溶胶-凝胶法、喷雾干燥法和燃烧法制备荧光粉时,原料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混合均匀,而且反应温度可以降低,制备的荧光粉具有球形、近球形的形貌、粒度大小可控、表面平整的特点,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亮度)较差。如何降低其合成温度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荧光粉制备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烧结温度低,所制备的荧光粉体颗粒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粒度大小可控的钇铝石榴石稀土荧光粉的低温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通式Y3-xMxAl5-yGayO12表示的材料组成,式中M为Ce3+或Tb3+或Ce3+和Gd3+,x为M的摩尔数,0.01≤x≤0.08,y为Ga3+的摩尔数,0≤y≤0.8,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原料的预处理
将氧化钇、氧化镓在高温炉中于850℃下预烧2小时,除去其中的水分。
2、配料
按照通式Y3-xMxAl5-yGayO12进行配料,式中M为Ce3+或Tb3+或Ce3+和Gd3+,x为M的摩尔数,0.01≤x≤0.08,y为Ga3+的摩尔数,0≤y≤0.8,称取Y2O3、Ga2O3,在烧杯中用硝酸溶解,并与硝酸铈或硝酸铽或硝酸铈和硝酸钆混合制备成混合溶液。用氨水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的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4~6,加入质量为原料总量的4~16倍的柠檬酸,60~100℃搅拌1~2小时形成浅黄色溶胶,在烘箱中400℃烘8小时,得到蓬松的微黄色前驱物。
3、烧结
将前驱物称量,加入前驱物质量1~10wt%的LiF研磨,置于高温炉内540~800℃,在光谱纯碳棒、碳粉的还原气氛中烧结1~10小时,在质量浓度为2%~5%的稀硝酸中煮沸5~30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烘箱中于80℃烘干,制备成稀土荧光粉。
4、测试
所制备荧光粉采用日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Rigaku D/max 20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测试条件为:CuKα辐射,电压为40KV,电流为100A,扫描范围为10°~70°,扫描速度为8°/min,步长为0.02°。
采用日立公司生产的F-4600荧光光谱仪测试和YFC-2阴极射线光谱仪进行发光性能测量。采用荷兰Philips-FEI公司生产的Quanta 20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产物颗粒的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密穗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金鱼饵料的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