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0536.9 申请日: 2009-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1530633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卢志华;孙康宁;孙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7/42 分类号: A61L27/42;A61L27/54;C04B35/622;C04B35/447;C04B35/52;A61L27/12;A61L27/08;A61L27/04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健康
地址: 250061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菌 性载银 羟基 磷灰石 纳米 复合 人工 及其 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研制理想的生物材料替代自体骨进行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医学和材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与自然骨的无机质成分相同,结构相似,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作骨缺损修复和骨填充整形材料。然而,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着该类材料的共性:强度和韧性很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金属或半导体的导电性、极强的机械强度、韧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科技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前期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可以极大的提高羟基磷灰石基体的强度,获得可用于硬组织替代的骨修复材料。

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羟基磷灰石亦为细菌附着提供了便利场所,植入材料界面引发的感染往往会引起植入体的过早松动和脱落,并引发邻近组织和器官的感染甚至坏死,导致手术的失败,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上的重大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感染性或污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不多,通常采取先清创、引流,待感染伤口愈合后再次进行自体骨移植。治疗周期长,效果差。也有一些学者,将人工骨复合某种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或污染性骨缺损,但终究因抗生素的抗菌谱有限,应用3日左右就会使细菌产生抗体,致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出现耐药现象,并进一步使感染加重,更加难以控制。这种做法已经被证实是临床耐药性菌株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违背合理应用抗菌素原则的方法。

在抗菌性金属离子中,银离子(Ag+)具有抗菌广谱、杀菌效率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机抗菌剂中。载银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银离子可与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SH)强烈地结合,使一些以此为必要基的酶丧失活性,从而达到灭菌作用。但是,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可以导致机体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如何掌握合理的用量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的一项关键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是一种理想的抗感染性人工骨替代与填充材料,适合在骨创伤外科和整形重建外科中的应用,该人工骨既保持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较强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性能,同时又可以治疗和预防感染,避免多次手术。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是以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为载体表面吸附银离子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人工骨的成分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1%~15%;银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8%。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人工骨的成分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优选5%~10%;银离子的质量分数优选3%~6%。

其中:上述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粉体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得。

本发明所述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步骤是以原位合成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为原料,利用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制备出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然后采用热压烧结制备出抗菌性复合人工骨。

进一步具体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1)称取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15%的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粉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波震荡20~100min,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将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

3)按照银离子质量分数为1%~8%,量取相应的步骤2)所得的硝酸银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到步骤1)所制得的悬浮液中,在温度为20~60℃的条件下搅拌60~300min,形成的沉淀以常规方式离心、醇洗、干燥,得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

4)将步骤3)所得复合粉体在氮气保护下,以1100℃±30℃保温20min±5min条件进行热压烧结,即得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

上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中:

步骤1)所述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粉体中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优选5%~10%;超声波震荡的时间优选30~60min。

步骤3)所述硝酸银溶液的银离子质量分数优选3%~6%。

步骤3)所述搅拌温度优选30~50℃,搅拌时间优选100~20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