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536.9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华;孙康宁;孙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2 | 分类号: | A61L27/42;A61L27/54;C04B35/622;C04B35/447;C04B35/52;A61L27/12;A61L27/08;A61L2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性载银 羟基 磷灰石 纳米 复合 人工 及其 制备 | ||
1、一种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是以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为载体表面吸附银离子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人工骨的成分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1%~15%;银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人工骨的成分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5%~10%;银离子的质量分数为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粉体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得。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步骤是以原位合成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为原料,利用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制备出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然后采用热压烧结制备出抗菌性复合人工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1)称取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15%的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粉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波震荡20~100min,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将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
3)按照银离子质量分数为1%~8%,量取相应的步骤2)所得的硝酸银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到步骤1)所制得的悬浮液中,在温度为20~60℃的条件下搅拌60~300min,形成的沉淀以常规方式离心、醇洗、干燥,得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
4)将步骤3)所得复合粉体在氮气保护下,以1100℃±30℃保温20min±5min条件进行热压烧结,即得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粉体中碳纳米管质量分数选5%~10%;超声波震荡的时间选30~60min。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硝酸银溶液的银离子质量分数选3%~6%。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搅拌温度选30~50℃,搅拌时间选100~200min。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醇洗采用75%乙醇溶液。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热压烧结温度的升温速度是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5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