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式浮置道床及其顶升方法和顶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9752.1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尹学军;孔祥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学军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式浮置 道床 及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内置式浮置道床的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弹性隔振器和垫片依次放入浮置板的预留通孔内,使弹性隔振器位于支承挡块或挡肩的下方,垫片的上表面高于支承挡块或挡肩的下表面;
(2)将千斤顶置于弹性隔振器上方,并使千斤顶的活塞杆或其延长部通过垫片的中心通孔置于弹性隔振器上,所述的延长部指用于增加千斤顶活塞杆工作长度的垫块;
(3)利用固定在浮置板上的钢轨或浮置板上设置的锚固连接件将顶升装置与浮置板可靠连接,或者利用浮置板上开设的挂接孔将顶升装置与浮置板挂接在一起,将千斤顶支承于顶升装置的承载梁上;
(4)驱动千斤顶工作,利用承载梁为千斤顶提供支撑,压缩弹性隔振器,直至垫片略低于支承挡块或挡肩底面;
(5)旋转垫片,使垫片与支承挡块或挡肩实现轮廓上的错位交叠;
(6)将千斤顶泄压,此时弹性隔振器回弹,将垫片紧压在支承挡块或挡肩上,浮置板由弹性隔振器承载,取下或移动顶升装置及千斤顶至下一工位;
(7)如此反复,对浮置板上所有预留通孔内的弹性隔振器分批次顺序加载,直至浮置板离开基础表面,完全由弹性隔振器支承,调整垫片厚度使浮置道床的水平度和工作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顶升方法中应用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梁,承载梁上设置可与浮置板上固定的钢轨或锚固连接件实现牢固连接的锁紧夹具,或者承载梁上设置可与浮置板上开设的挂接孔实现可靠连接的挂接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挂接夹具包括连杆,连杆上设置挂接接头,其中挂接接头的轮廓尺寸应与浮置板上开设的挂接孔大小相容,并可以与挂接孔中的挡肩实现错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夹具包括连接法兰、锁扣、链环、相互配合的耳板和固定销、至少部分可在承载梁上移动或摆动的夹板及夹板固定装置或上述结构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板固定装置为固定销,固定销与夹板或/和承载梁上设置的孔或豁口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夹具共设置两组,两组锁紧夹具之间的距离与钢轨间距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梁上设置千斤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还包括用于增加千斤顶活塞工作长度的垫块,所述垫块包括至少一个子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子垫块与千斤顶之间或/和子垫块彼此之间通过紧固件相互连接成一体,或者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结构连接成一体,或者通过相互配合的T型槽结构连接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梁由金属型材制成,或利用钢板组合而成,或利用钢板和金属型材组合而成,或利用金属型材组合而成,所述金属型材包括工字钢、槽钢、方钢管、方钢棒。
11.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顶升方法或顶升装置进行顶升的内置式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垫片和弹性隔振器,垫片和弹性隔振器置于浮置板的预留通孔内,垫片中心还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浮置板的预留通孔周围设置用于与顶升装置牢固连接的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为预埋在浮置板中的锚固连接件或浮置板上开设的挂接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置式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挂接孔为阶梯孔,上、下孔交界处形成挡肩,在挡肩处的上部孔径尺寸小于下部孔径尺寸,其中挂接孔的轮廓尺寸与顶升装置的挂接接头大小相容,并可以与挂接接头在挡肩部实现错位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置式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挂接孔的上部孔形状为三角孔、方孔、长方孔、多棱柱孔、椭圆孔或带有对称缺口的圆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置式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浮置板的预留通孔为阶梯状通孔,上、下孔交界处形成挡肩,在挡肩处的上部孔径尺寸小于下部孔径尺寸,垫片部分支撑在挡肩上,浮置板通过垫片支承于弹性隔振器上,挡肩结构的中心开口应与弹性隔振器及垫片大小相容,并且挡肩与垫片之间可以形成错位交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学军,未经尹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7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