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376.6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昭;高步良;于元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F16L1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聚氯乙烯 复合 管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管材耐磨、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表面极性低,属 难溶解、难粘接材料,特别适合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粘附性、强磨损性的流体物料。但 存在抗拉、抗剪切强度低、抗蠕变能力差的不足,导致其应用受限。
增韧聚氯乙烯(PVC)材料抗拉、抗冲击强度高、刚性好,但其耐磨性、抗粘附性、 耐溶剂性能远不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难以达到有关卫生技术标准。其应用亦受到限 制。
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塑料复合管材,消耗大量金属材料,加工过程需要翻边、焊接法 兰等制造工艺,管材重,外壁仍然存在腐蚀问题;不同高分子材料胶接复合管材,结合 强度低,且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具有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管材的耐磨、耐腐蚀、难粘附的特性,又具有增聚氯乙烯材料的强度高、抗蠕变 的优良性能,管材重量轻、外壁耐腐蚀,内管、外壁结合牢固的理想的超高分子量聚乙 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的制 造工艺简单、复合强度高,生产成本低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 管和聚氯乙烯外壁复合而成,其中:
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①粘均分子量≥1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100
②分子量2000-10000的聚乙烯蜡 1-10
b.聚氯乙烯外壁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PVC) 100
抗冲击改性剂 0-15
热稳定剂 0.5-8
润滑剂 0.07-1
颜料 适量。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巧妙构思,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与改性聚氯乙烯外壁复合在 一起,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本发明的复合管材既具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的优 异特性,如耐磨性、抗粘附性、化学稳定性、低摩擦系数及卫生性,也具有聚氯乙烯管 材优良的抗冲击性能、抗蠕变性能、耐老化性,并且抗拉强度高,刚性好的性能特征。 管材的耐压强度明显提高,增强了其抗蠕变和抗破坏能力,使之特别适合于强腐蚀和高磨 损浆料,使用寿命比无缝钢管提高几倍至十几倍;由于这种管材内壁的不粘附性和磨擦 系数小,可降低输送阻力,可用于长距离输送;由于这种管材的导热系数比钢小100多 倍,大大降低了输送管路的保温和加热要求,适合于寒冷地带和冬季原油及其它物料的 输送;这种管材符合卫生性要求,可用于自来水的上水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 管和聚氯乙烯外壁热熔复合而成,其中:
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①粘均分子量200-5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100
②分子量2000-10000的聚乙烯蜡 3-7
b.聚氯乙烯外壁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PVC) 100
抗冲击改性剂 5-12
热稳定剂 0.8-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